俄烏戰爭後效應 外資大規模撤離大陸

人氣 23624

【大紀元2022年03月25日訊】(大紀元記者趙鳳華綜合報導)國際金融協會的最新報告顯示,自俄羅斯向烏克蘭開戰以來,外資正在以前所未有的規模從中國大陸撤離。海外投資者擔心,美國和歐盟對俄羅斯的制裁可能以某種方式蔓延到大陸。

國際金融協會:外資大規模撤離大陸

國際金融協會(IIF)週四(3月24日)的一份報告顯示,大陸的股市和債券市場出現大規模資金外流,與此同時,流向其它新興市場的資金保持不變。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截至3月24日,3月份通過陸股通流出中國大陸的資金可能創下2014年該機制啟動以來第二大月度流出量。

境外投資者本月已拋售95億美元的中國大陸股票,這反映出在俄羅斯被金融孤立後,投資者在重新評估地緣政治風險。

最大月度流出則發生在2020年3月,那時新冠(中共病毒)疫情衝擊了全球市場,境外投資者淨賣出106億美元的大陸股票。

國際金融協會首席經濟學家羅賓‧布魯克斯(Robin Brooks)的團隊指出,自從2月底以來,中國大陸資金外流的規模和強度是前所未有的,但其它新興市場都沒有類似的資金外流現象。

布魯克斯表示,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給外國投資者敲了一記警鐘,許多金融界人士根本沒料到這場戰爭會發生。他表示,與幾週前相比,投資者對於投資中國大陸這個命題問出了不同的問題。

現在他們的問題是:「為什麼我們對俄羅斯的預判這麼不準,那我們還可能在其它哪些方面做出錯誤的判斷。我認為這可能就會涉及到中國了。」

布魯克斯認為,從中國大陸資金外流的時機看,外資正在以新的眼光看待中國大陸,儘管目前無法做出明確的結論。

另據彭博社報導,官方數據顯示,2月份外國投資者對大陸國債的減持規模創下最高紀錄,部分原因是俄烏戰爭促使全球固定收益投資者贖回。

國際社會對俄羅斯實施制裁,凍結了俄羅斯央行持有的歐元和美元外匯存底,導致市場猜測,莫斯科可能出售所持中國大陸資產來籌集資金。

海外投資者擔心,美國和歐盟對俄羅斯的制裁可能以某種方式蔓延到中國。

分析:企業該為撤離大陸做準備了

據中央社報導,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跨國企業大規模抵制、撤出俄國市場,速度之快前所未有。企業決策者和專家們開始探討如何應對下一場可能的資本大撤退:撤離大陸。

耶魯大學領導學院將全球企業對俄羅斯的抵制行動分為5個等級。截至3月24日,共有169家跨國企業或機構撤出俄國、191家暫停在俄業務、30家縮減業務、56家凍結新投資,另外,有36家企業被歸為抵制程度最低等級。

報導分析指,眾多的跨國企業之所以如此快速對侵烏戰爭做出回應,部分原因是,對這場全球社群媒體動員熱度最高戰爭的反應,攸關企業品牌形象,而許多大企業的執行長都公開承諾,要全力投入企業社會責任。

南卡羅來納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國際商業教授斯坦尼斯拉夫‧馬可斯(Stanislav Markus)表示,若中國(中共)犯了與俄羅斯同樣錯誤,發動殘暴戰爭,企業也不能視而不見,否則將會得罪更大範圍的世人。

責任編輯:孫芸#

相關新聞
信心缺失 歐美資金撤離中國股票基金
人民幣七連跌 引爆亞洲貨幣貶值潮
中國金融危機 中共3招拖延引爆
專家:看好台灣經濟成為亞洲四小龍之首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