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公布2月CPI、PPI數據 或陷輸入性通脹

人氣 1125

【大紀元2022年03月09日訊】(大紀元記者劉毅綜合報導)3月9日,中共國家統計局公布了今年2月份的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和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有業界人士表示中國料難逃輸入性通脹風險。

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月,CPI按年同比上漲0.9%,漲幅與上月相同,符合預期;PPI按年上漲8.8%,略高過預期,但漲幅比上月回落0.3個百分點,並創8個月新低。

2月CPI按月環比上漲0.6%,漲幅比上月擴大0.2個百分點。其中,食品價格上漲1.4% ,漲幅與上月相同。非食品價格則按月上漲0.4%,漲幅擴大0.2個百分點,其中工業消費品價格由持平轉為上漲0.8% 。服務價格由上月上漲0.3%轉為持平。

按年同比看,2月CPI上漲0.9% ,漲幅與上月相同。其中,城市上漲1.0%,農村上漲0.5%;食品價格下降3.9% ,降幅比上月擴大0.1百分點;其中豬肉價格下降42.5%,降幅比上月擴大0.9個百分點,鮮果、食用植物油和水產品價格漲幅均有回落。非食品價格上漲2.1% ,漲幅比上月擴大0.1個百分點。

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CPI按年上漲1.1% ,漲幅比上月回落0.1個百分點。

PPI方面,按月環比由上月下降0.2%轉為上漲0.5%。其中,生產資料價格由下降0.2%轉為上漲0.7%,生活資料價格由持平轉為上漲0.1%。

按年看,PPI上漲8.8%,漲幅比上月回落0.3個百分點。其中,生產資料價格上漲11.4%,漲幅回落0.4個百分點,生活資料價格上漲0.9% ,漲幅擴大0.1個百分點。

對此,路透社表示俄烏衝突帶來的通脹壓力尚未明顯體現在中國2月通脹數據中,不過,俄烏局勢持續帶來的全球原油和大宗商品價格上漲,中國料難逃輸入性通脹風險。

方正中期期貨金融衍生品研究員彭博認為:「全球通脹形勢再度惡化,原油及基礎原材料價格包括糧食價格大幅上升,將對中國通脹形勢構成嚴峻衝擊。」預計今年上半年CPI和PPI恐將處在高位,下半年通脹受基數效應影響以及經濟下行影響將有所回落。

CapitalEconomics(凱投宏觀)也表示,近期內通貨膨脹將進一步加劇。俄烏戰爭後全球大宗商品價格的飆升將對3月份的數據產生更為明顯的影響。中國2月通脹已經有所上升,「我們正在考慮進一步上調通脹預期。」

德國商業銀行亞洲高級經濟學家周浩表示:「CPI見底了,按照CPI的走勢,今年能不能保住3%或許面臨困難,畢竟未來價格上升是大概率事件。」

數據顯示2月PPI漲幅仍在下行通道,不過,原油價格大幅飆升和穩增長背景對PPI形成較強支撐,回落幅度正在放緩。

中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王軍稱,2月PPI符合預期,繼續在高位鈍化。他說:「外部因素導致的能源價格持續走高和內部房地產回暖導致的黑色金屬價格捲土重來,都將減緩PPI回落的速度,今年似乎滯脹的風險更大了,特別是上半年。」

對於今年中國經濟走向,澎湃新聞3月9日報導說,「野村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陸挺在3月8日舉行的中國宏觀經濟展望媒體分享會上預計,整體而言今年中國的物價有上漲的壓力。雖然在居民消費方面一開始面臨的問題不是很大,但隨著全球玉米、大豆價格的大幅度上漲,預計今年CPI在兩到三個月後會有明顯上行。雖然月度CPI漲幅超過3%的概率並不大,但後期這一數據上升的壓力會逐漸明顯。

陸挺認為,PPI維持在較高的水平還會有一段時間,此外,PPI數據不可簡單地只參照同比數據,因為去年的PPI就比一年半或兩年前高了很多,在去年的高基數水平上有所增長,說明當前的上漲壓力仍然存在,因為現在全球原材料價格上升,作為大的原材料能源進口國,中國會受到的影響也更大,PPI的上行壓力也不可低估。

責任編輯:方曉#

相關新聞
大陸去年12月CPI、PPI數據均低於市場預期
需求不振 大陸1月份CPI和PPI同比漲幅下落
分析:中國經濟萎縮 紡織業就業機會大減
樓市內卷嚴重 蘇州實行買房全家即可落戶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