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油價持續攀升 換電動車划算嗎?

人氣 1397

【大紀元2022年06月15日訊】(大紀元記者徐曼沅洛杉磯報導)美國油價持續攀升,根據美國汽車協會(AAA),6月14日(週二)全美各州油價已突破每加侖5美元的新高,加州油價平均每加侖達6.438美元。越來越多人考慮駕駛電動車,但電動車究竟省了多少錢?駕駛純電動車(EV)與混合動力車(Hybrid Vehicle)、插電式混合動力車(PHEV)又有何不同?加州人分享經驗。

儘管洛杉磯不少商業廣場的停車場都安裝了電動車充電樁,但仍不夠普及。圖為2022年6月14日,於鑽石吧某商場等待啟用的電動樁。(徐曼沅/大紀元)

二手油電混合車

每天上下班來回90英里的郭小姐因負荷不了節節高升的油價,於去年底用4,500美元買了一輛2009年的Toyota Prius。過去她一個月油錢就要五六百美元,但現在約是300美元,每個月就省了200多美元。這款車是混合動力車,加油跑動時會產生電力,無須另外充電。

郭小姐選擇混合動力車的主要原因是省油錢,此外也考慮了純電動車續航力不足的問題。她有個親戚住在舊金山,每回開電動車來洛杉磯都得安排路線、途經充電站,聚餐、遊憩時,也都儘量選在有充電樁的地方。郭小姐說:「我們都得配合電動車充電找地方,有時候還得排隊等很久。目前整體來說,純電動車還不是很方便。」

但郭小姐不建議購買二手的混合動力車,她購入的二手車里程數已達19萬英里,不久後就出現故障。她先後換了油電轉換器、電池等零件,花了近9,000美元。她建議民眾,在資金充裕的情況下,還是選擇新車為佳,因為混合動力車的電池特別貴,使用久了必然會耗損,買新車可能更划算。

插電式混合動力車

李先生駕駛的是2020年款的Toyota Prius Prime,這款車是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充滿電後可以不耗油跑25英里。買車時原廠附贈16安培充電樁,安裝在家裡將車充滿電力需6小時,但電費只要2美元。李先生說:「整體大約省了2/3的油錢,而且很多公共區域油電車的停車位都比較好,若使用快速充電樁,不到30分鐘就充滿80%電力了。」

儘管拜登政府於2021年12月宣布,全美各地預計在2035年建立50萬個電動車充電站,但李先生仍不考慮購買全電動車。因為就目前的情況而言,長途駕駛旅行,電動車還是不方便,而且油價不斷攀升的同時,電費也不斷高漲,他說:「以後的事情還未知,現在購買純電車比較貴,以後普及了或許會平價些。」

電動車公路旅行困難

今年6月初,《華爾街日報》記者瑞秋·沃爾夫(Rachel Wolfe)試駕電動車。她從新奧爾良出發往芝加哥全程約900多英里,為期四天的電動汽車公路旅行猶如一場災難。結束旅程後,沃爾夫表示儘管目前全美的油價居高不下,但她對普通汽車心存感激,喜愛汽油的氣味。

據沃爾夫的報導,就目前而言,在美國進行電動汽車的長途旅行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而且她大約只節省了100美元的油費。雖然聯邦政府的新基礎設施法案規劃未來會增建更多充電站,但旅途中,沃爾夫因尚未抵達充電站,她甚至拔掉手機充電插頭和關閉雨刷器,以保持汽車繼續前進。

特斯拉車主:純電動車是未來趨勢

加州州長紐森(Gavin Newsom)於2020年9月發布行政命令,要求2035年起加州全面禁售燃油新車。這項規定不適用於二手車販售,且現有汽燃車的車主仍能上路,但的確有許多加州人已選擇駕駛電動車。

2021年10月預訂了特斯拉Model Y的吳先生,在今年5月才正式提車。他雖然等了半年,但覺得非常值得,因為在等待的半年期間,這款電動車已經漲了1萬多美元。

吳先生購買的是特斯拉的入門款型號,首付2萬,之後每個月分期付款600多美元,他說:「等於2萬塊特斯拉就入手了,之後月付600美元的貸款算是油費。」因為吳先生家中安裝了太陽能電板,節省了大量電費,他在家中安裝電動樁花了1,200美元。但據吳先生評估,駕駛純電動車,自己至少省了2/3的油錢。

吳先生表示,若不是油價持續攀升,他可能還不會這麼果斷換電動車。但駕駛後覺得汽車穩定性很好,高速駕駛時也不會飄,充電量滿時可以行駛300英里,所以平日使用沒有太多問題。他說:「開起來很舒適,就像跑車一樣,汽車配件也充滿未來感。同樣的價位,其實買不到太好的跑車。」

讓許多人詬病的充電問題,也不大困擾吳先生,他說:「充滿前80%電力時很快,大約半個小時就能充足,但90%以後的充電速度就會比較慢。」若趕時間,可以先充半小時,大約就是吃一頓快餐的時間。但吳先生也認為,目前汽車充電樁仍不夠普及,有些地方仍得排隊等待充電;所有才會有油電混合這種過渡車型。但他心向純電動車,相信其是未來發展趨勢。◇#

責任編輯:方平

相關新聞
不只電動車 這些車油耗佳 加速性也很棒
雷諾推出電氫混合動力概念車 續航達497英里
美國油價續漲 又有兩州升至每加侖5美元
美國油價首次突破5美元 8月或超6美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