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鄭:已交出無愧自己的成績表

短期內看不到通關可能性

人氣 57

【大紀元2022年06月10日訊】(大紀元記者葉澤宇綜合報導)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今(9日)早到立法會,出席任內最後一次答問會。林鄭月娥回顧過去5年的工作,稱自己面對香港主權移交以來最嚴峻的局面,風高浪急,又說:「儘管社會對我的工作評價不一,在座各位議員對於我領導的特區政府亦認為有改善空間,但我可以大膽說一句,我已經交出一張無愧自己的成績表,亦為我42年公務生涯劃上完整句號。」

對於通關問題,她承認大陸和大部分海外國家採用的抗疫理論和措施不同,香港站在中間,要做到相對兩全其美的方案很考功夫。她又指,如果用去年中港兩地討論的通關基礎,短期內看不到通關的可能性。

房屋問題是前人種樹後人涼 希望下屆政府加把勁

有議員問政府會否加快興建過渡房屋。林鄭月娥表示,政府也希望「快得一個月得一個月」,但實際上有困難,不單是程序及官僚問題,實際上亦有很多工作要做。她說,本屆政府嘗試推出的過渡性房屋已成為房屋階梯的一個重要部分,希望下屆政府在過渡型房屋上加把勁,並呼籲發展商繼續支持。

她又說,在解決房屋問題上看不到即時成效,往往是因為前人種樹後人涼;本屆政府的公營房屋供應比上屆多了四成,相信未來10年的供應會大幅上升。她亦強調房屋供應不應受到樓房價格的波動影響,要持之以恆。

自由黨議員邵家輝發言表示,在新議會下勞工界的聲音「光芒四射」,但商界聲音似乎「暗淡無光」,「有沒有什麼指引可以教我們商界如何去做呢?」。林鄭回應,對商界而言,最重要做大個餅,以及有一個良好的勞資關係。她稱留意有僱主在受訪時表示,政府取消強積金對沖後會解僱員工,改聘散工或合約工,認為這樣的勞資關係難以長遠發展,企業也不會成功,提出希望商界配合政府措施,一同製造財富。

若新政府對珍寶海鮮舫有其它看法 自己無不同意見

珍寶海鮮舫將於本月內移離香港,被問到政府能否研究政策,讓海鮮舫在香港多留一段時間,林鄭表示,珍寶海鮮舫是私有財產,受基本法保障,最重要的是「私有財產的擁有人」如何看待這件事。她說,當日在「躍動港島南」中提出這個項目,當時的理解是由持有人和海洋公園來研究,而非政府斥資。但雙方未能找到合適的方法處理,亦不能夠勉強。她又表示,本屆政府任期只有3個星期,如果新政府有其它看法,「我不會有不同意見」。

拒評價自己功過

有議員建議林鄭檢討過去5年的功過和歷史經驗。林鄭表示,自己評價自己功績沒有意思,不過她認為政府仍有改善空間,例如架構重整,「如果特區政府認為今日的區議會運作並不完善,都要為民政及青年事務局提供廣闊的空間,讓它處理這個問題」;亦需要更多「有志人士」進入政府參與管治,形容「熱廚房已大大降溫」;她又建議設計更多專職專責單位,並做好政府的解說、宣傳、公關工作。

她又說:「如果還有人懷疑我不是一早已經決定不參選,只要看我過去一年的工作、言行,你就知這個人其實已經想走,去年的施政報告已經寫滿你想知的事情,去年的施政報告副篇已交代過去4、5年我們所做的工作」。

沒有一刻想過要辭職 愈遇到困難愈興奮

被問到退任後會否繼續為香港事務發光發熱。林鄭表示,自己信奉「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拒絕評論下屆政府的施政。她說,自己在2016年爭取故宮文化博物館落戶香港時,曾承諾要利用香港的優勢「說好故宮文化,講好中國故事」,她退任後樂意參與有關這方面的工作。她又指,今日下午會出席公務員學院的動土儀式,她亦很樂意在公務員培訓方面分享經驗。

另外,林鄭又稱,自己過去5年,「沒有一刻後悔接受任命,亦沒有一刻想過要辭職」,並說自己能夠堅持,除了中央和家人支持外,亦是性格使然,「有人曾形容我,愈遇到困難的事愈興奮」。

因不能外訪 無法親自做解說及遊說工作

金融服務界議員李惟宏指,現時地緣政治複雜及未能通關,關注中小企業的生存空間。林鄭表示,政府一直有關顧中小微企,提供機會和支援。她承認現時的外圍政治複雜,競爭亦很大,短期內需要通關,無論是免檢疫進入大陸或是恢復與國際的聯繫。她又指,即時需提升香港的國際地位和競爭力。

她說,過去三年的事,有些外國媒體對香港有一些報道,「但礙於未能出外訪問,未能親自做解說及遊說工作」。她又指,商經局局長邱騰華在國際連繫方面已做了不少工作,包括簽署了多份自由貿易協定和投資促進保護協議。

公務員制度改革值得下屆政府探討

經民聯工業界議員吳永嘉關注活化工廈的問題。林鄭月娥回應指,其中一個難度在於統一業權,雖然目前的「強拍」門檻已降至八成,但仍然有難度,已要求發展局繼續研究。

被問到對公務員體制改革的看法。林鄭月娥表示,不反對公務員制度有改善空間,她認為大部分公務員都「交到功課」,但稍為欠缺「想幹事」的動力,有人認為是政治環境問題,也有人認為是賞罰制度,她就指值得下屆政府去探討。

有議員關注基層清潔保安的津貼問題,指有機構不願意申請相關津貼,建議參考「三無大廈」的形式,容許清潔保安以個人渠道申請。林鄭指,問題似乎不是政策設計的漏洞,而是執行上的問題,會著署理民政事務局局長再作研究。

有議員指防疫措施有漏洞,有酒吧群組的顧客未遵從強檢令進行測試,建議升級安心出行程式,將未進行檢測的人士的二維碼轉為紅色,檢測後轉為黃色,有陰性結果才轉回藍色。林鄭回應指,政府可以執法,但不能百分百防止違規情況出現,單靠政府不能確保一套制度沒有漏洞,會著創新及科技局去研究相關建議。

未能通關限制引入人才 本地教育有改善空間

另外,林鄭指,香港的教育仍有改善空間,例如鼓勵更多學童學習科技,提供更多元發展,本港要進一步提升教育質素以培育本地人才。她說,短中期雖然可以依靠引入海外人才,長遠而言的發展需要培育本地人才。

選委界議員梁毓偉亦關注人才問題,指因社會動盪及疫情,不少人才對來港卻步,商界亦反映人才流失,加上出生率偏低,政府如何留住及吸引人才來港。

林鄭回應指,明白吸引人才是刻不容緩的問題,目前已有很多吸引海外人才的計劃,相信疫情退卻,香港仍有吸引力。她提到,有人擔心2019年後,大陸對香港有負面看法,大陸生或抗拒來港,但八大院校招收的大陸學生與以往一樣多;而入境處下的大陸專才入境計劃已經回復到疫情前的數字,認為現時的局限是通關問題。

經民聯工程界盧偉國同樣關注人才和人口政策,指工程界擔心,即使有很多政府資助都請不到人。林鄭回應指,下屆政府改組後,人力資源問題將撥由勞工及福利局處理,現時亦有人力資源規劃委員會。

對於中資企業在香港扮演的角色,林鄭表示,中資企業在香港的經濟板塊已佔據很大一部分,希望中資企業能透過中資企業協會多參與香港的事務。她指,新制度下的立法會新增商界(第三)界別,就是讓中資企業協會在政治體制中發揮力量。

若沿用去年討論的基礎 短期內看不到通關的可能性

被問到疫情及通關的問題。林鄭表示,大部分政府專家都本地疫情都不是很擔心,本港透過自然感染和疫苗接種已有保障屏障,減少重症和死亡,政府會在疫苗接種上繼續努力。她說:「和內地通關是一個很大挑戰,現時已很清晰,大部分海外國家是一套抗疫理論和措施,我們國家是另一套理論和措施,我們站在中間,要很小心評估,究竟在什麼時候採取什麼措施,可以相對做到兩全其美的方案,但這個很考功夫」。她又指,如果用去年中港兩地討論的通關基礎,短期內看不到通關的可能性,至於會否有調整空間,她就說現時無辦法評論。

自由黨易志明建議成立有執行權力的航運港口管理局,以進一步鞏固香港區域物流樞紐的地位,並希望林鄭與下屆政府就此交流。林鄭重申不會為下任政府提供政策上的意見,又指下屆政府將會新設的運輸物流局,不需要兼顧房屋問題,相信更有空間進行相關工作,著他屆時向新一屆政府反映意見。@

責任編輯:李薇

相關新聞
傳林鄭月娥向北京請示炒徐英偉
林鄭月娥宣布不出席北京冬奧開幕式
港媒記者被曝確診 林鄭月娥將接受核酸檢測
林鄭月娥宣布不參選連任 港媒稱李家超或參選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