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多省持續超40℃高溫 重慶萬人飲水難

人氣 3675

【大紀元2022年08月16日訊】(大紀元記者蕭律生、易如採訪報導)中國大陸多省高溫情況持續,8月16日,四川浙江等8省再現40℃以上高溫。由於高溫,重慶河流斷流,開州區1.3萬餘人飲水困難;江西水庫乾涸,景德鎮民眾家中水井乾枯;「長江之腎」洞庭湖區提前進入枯水期;杭州遊客中暑頻發。

綜合陸媒報導,大陸中央氣象台16日早上6時發布高溫紅色預警稱,預計16日白天,四川東部、重慶中西部、陝西南部、湖北東南部、湖南中北部、江西中北部、浙江中部以及新疆吐魯番盆地8地的部分地區最高氣溫可達40℃以上。
聽新聞:

powered by Sounder

(聽更多請至「聽紀元」平台)
新疆南疆盆地和吐魯番盆地、陝西南部、河南東南部、安徽中南部、江蘇南部、上海、湖北、湖南、江西、浙江、福建、四川中東部、重慶、貴州東部和北部、廣西中北部、廣東中北部16地最高氣溫將達到35℃~39℃。

重慶飲水困難 四川用電受限

其中,重慶已連續8天出現40℃以上高溫,當地遭遇旱情。截至15日8時,全市51條河流斷流,24座水庫乾涸,2138眼機電井出水不足。重慶開州區16個鄉鎮35個村1.3萬餘人出現臨時飲水困難。重慶市33個區縣部分地區土壤輕到重度缺墒,其中奉節、巫溪、巫山、城口、涪陵5個區縣部分地區土壤重度缺墒。

15日下午4時,成都最高氣溫為簡陽市的43°C,這也是成都有氣象記錄以來的最高氣溫。15日早上,重慶沙坪壩站最低氣溫33.8℃,再度刷新當地最低氣溫的最高紀錄。

重慶榮昌區民眾王先生16日接受大紀元記者採訪時表示,當地乾旱很嚴重,很久沒有下雨了,山上的樹木、竹林都乾死了。今年的高溫是他記憶中的「最高溫」。

重慶涪陵區吳女士表示,從來沒有這麼熱過,農村乾旱很嚴重,柑橘樹都乾死了,地瓜、紅薯(山芋)、花生也都乾死了,好多菜都乾死了。

「現在菜市場好多菜挺貴的。」吳女士說,「一般的蔬菜都沒有了,山區的蔬菜,基本乾得都沒有了。下半年的柑橘還有榨菜,如果一直不下雨的話,那就不行了。」

吳女士表示,他們所處地方的長江水位降下去一些,一般乾枯的是小河。

由於高溫,四川省用電出現短缺情況。15日,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廳和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聯合公布文件《關於擴大工業企業讓電於民實施範圍的緊急通知》,要求工業電力用戶15日凌晨零時起至20日午夜12時生產全停。

早前,9日,四川省官方稱,進入7月以來,四川省用電負荷接連6次創歷史新高,最高達到5910千瓦時,電力供應面臨巨大壓力。

中共水利部針對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慶、四川6省市啟動乾旱防禦Ⅳ級應急響應。

四川、陝西、重慶、湖北、安徽、江蘇、浙江等地共70個國家站氣溫在15日達到或突破歷史極值。可是高溫天氣將繼續持續。報導稱,未來10天南方的高溫依然不休,江淮、江漢、江南、四川盆地及陝西南部等地高溫日數累計可達7~10天。

報導指,今天全國高溫前十榜中,沒有43℃都擠不進榜單了。

江西21條小河流斷流 「地下水都抽乾了」

江西全省7月的降雨量與同期均值(114毫米)相比少了七成,全省共有42座水庫乾涸,21條小河流斷流。贛江的樟樹站,撫河廖家灣、婁家村、李家渡站,信江梅港站,修河羅溪、渣津、先鋒站等24個站水位低於有記錄以來最低水位。

萍鄉市7月29日啟動抗旱Ⅲ級應急響應,各設區市先後啟動抗旱Ⅳ級應急響應。8月5日,省水文局發布撫河、贛江中游、信江、樂安河枯水藍色預警。8月10日,九江市提升為抗旱Ⅲ級應急響應,全省共有48個縣(市、區)啟動抗旱應急響應。

江西景德鎮柳先生16日對大紀元表示,他們當地乾旱很嚴重,可能一個多月沒怎麽下雨了,種的菜都乾死了,豆角、小辣椒沒辦法澆水。

「我們這裡家家都是自己打井抽水、打水泵,然後很多人家沒辦法抽水,我家也沒辦法抽水,地下水都抽乾了。」柳先生說,「要打到很深才能抽到地下水。」「(生活)用水肯定一點不夠,我們在隔壁鄰家裡取水。」

他還告知,河水水位很淺、很低,是歷史以來最低的水位。「鄰近鄱陽湖,鄱陽湖早就乾了,鄱陽湖的水位很低。因為受長江三峽(大壩)的影響。」

劉先生說,自家種菜的地都裂了、裂開的縫斜有一厘米寬,「你可以想像有多乾旱呢?一厘米哦,那已經很乾的了,連縫斜都有,你想想看,乾旱的不得了了。」

「長江之腎」洞庭湖提早進入枯水期

因高溫,長江流域旱情快速發展。報導稱,當前,長江幹流及洞庭湖、鄱陽湖水位較常年同期偏低4.7米至5.7米,為有實測記錄以來同期最低。

2日早上6時,洞庭湖出口城陵磯(七里山)站水位24.99米,跌破25.00米,低於8月2日曆年同期平均水位5.29米,且有繼續下降趨勢;洞庭湖水面面積已縮減為1000平方千米。洲灘過早裸露,部分河段斷流,其中藕池河西支自7月10日以來一直處於斷流狀態。

入汛以來,長江流域沿線多省市持續少雨,出現「汛期反枯」現象,水庫蓄水嚴重不足。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慶、四川6省(直轄市)耕地受旱面積已達967萬畝,83萬人因旱供水受到影響。

洞庭湖接納湘江、資江、沅江、澧水四條大河,被稱為「長江之腎」。11日早上8時,洞庭湖城陵磯站水位24.12米,較歷年同期均值水位偏低5.42米,處於近30年同期最低水位。13日下午3時,洞庭湖城陵磯站水位為23.95米,亦處於近30年同期最低水位,預計未來一週水位將繼續保持下降。自7月以來,洞庭湖水位連續回落40餘天,跌破24.50米的枯水水位,提前4個月進入枯水期。

未來10天,長江流域持續高溫少雨天氣,旱情可能進一步擴大和加劇。

杭州、南京民眾頻繁中暑

浙江杭州也持續高溫,甚至打破紀錄。杭州西湖邊的遊客中暑事件頻發。

12日,杭州靈隱景區有一名孕婦中暑。13日,杭州飛來峰景區一名20歲小伙中暑暈倒。

同樣是12日,57歲的浙江工人老王在烈日下連續工作好幾個小時後身體不適,雖然到一旁休息了,但並無好轉反而進一步加劇。之後被工友送到醫院,被診斷患熱射病。

南京在1日至9日至少有155人因中暑打120電話。

今年自6月以來,中國多省市高溫,而且持續高溫,浙江、四川、上海等地出現熱射病患者,甚至出現民眾熱死案例。

責任編輯:李沐恩#

相關新聞
上海湖北等15省市遇熱浪 江蘇秋糧作物受影響
中國十省市高溫超40℃ 湖北竹山44.3℃
中國多地持續高溫 網友晒電費一個月數千元
四川供電吃緊 勒令企業「生產全停」5天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