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炎夏難入睡 專家告知助大腦休息的最佳室溫

涼爽的室溫是獲得良好睡眠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專家認為,室內溫度過高會影響大腦休息,建議開冷氣調降室內溫度幫助大腦降溫。(Shutterstock)
人氣: 448
【字號】    
   標籤: tags: , , , , , ,

【大紀元2022年08月06日訊】(大紀元專題部記者葉依帆綜合報導)今年夏季,熱浪席捲北半球,不少人因為天氣太熱難以入眠。有專家認為,室內溫度過高讓大腦無休止運轉影響睡眠質量,建議開冷氣調降室內溫度幫助大腦降溫,那到底怎樣的室溫最合適?

7月21日,日本集英社Online對日本睡眠專家、東京疲勞和睡眠診所(Tokyo Fatigue and Sleep Clinic)主任梶本修身(Osami Kajimoto)博士進行了專訪,分析最適合睡眠的室內溫度。

梶本修身表示,大腦是人體重要的器官,身體各個器官的職能主要是為大腦提供營養和氧氣。為保護大腦,作為為大腦獲得穩定的氧氣和營養供應進行提示的自主神經系統會不停的向身體各個器官發出指令,環境負荷越強,命令就會越複雜,自主神經系統就越容易過熱。

當室內溫度相對較高時,人體的自主神經就會啟動並持續不斷地發出指令,包括發出指令增加呼氣頻率幫助散熱和排汗,長此下去,自主神經就會處於過度運轉狀態,這就是為什麼人會感覺越睡越累。

因此,梶本修身認為,大腦必須始終保持涼爽的狀態人體才能夠獲得充分的休息,而冷卻自主神經系統的最有效方法是通過人的鼻子吸入涼爽的空氣。

梶本修身認為,大腦的最舒適溫度是22~24攝氏度,這對於所有人來講也都是最佳溫度,因此冷氣應該調降至這個溫度。

梶本修身說,對身體來講,這個溫度可能會覺得過冷,建議睡眠時蓋上被子,這樣即保持了大腦的涼爽,又解決了因室溫過低從而造成身體過冷的情況。

不過有些人為了節約用電不開空調或是將空調的溫度調高,比如調到室溫28攝氏度,「一個原本睡6小時便可消除疲勞的人,在28度環境下睡覺,由於大腦難以得到完全休息,可能要睡夠8小時才感到滿足。」梶本修身表示,這樣反倒更耗電,得不償失。

另據加拿大註冊營養師、註冊健康管理師凱爾·朗博士(Kyle Long)引述法國《新觀察家》周刊網站的報導指,當身體溫度下降時,人比較容易入眠,並認為睡眠最理想的環境溫度為22~23攝氏度。

朗博士表示,當酷暑難耐時,打開空調或電扇是最好的選擇。若適應不了這個溫度,夜間空調最好開到26攝氏度,或定時兩小時左右,讓身體順利入睡。

一項由國家睡眠基金會(National Sleep Foundation)作出的民調發現,高達五分之四的受訪者認為,涼爽的室溫是獲得良好睡眠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另外,對於夏天睡覺時的著裝,梶本修身認為穿長袖睡衣比穿內衣更能夠幫助身體散熱。他表示,人在睡覺時,通過呼氣和皮膚的運作,人的身體會蒸發掉大約200至300cc的水分,這種被稱作「無感排汗」(insensible perspiration)的狀態,可以通過蒸發水分來降低體溫,而「即使你出汗,也無法散熱,除非水分蒸發」。

他以阿拉伯人的披肩和印度人的紗麗為例,「之所以他們的著裝不露出皮膚,是因為這樣比裸露的皮膚更容易蒸發汗水,散熱更順暢。」他說。◇

責任編輯:連書華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