睽違6年 馬英九率基金會再訪紐約華埠

人氣 375

【大紀元2023年10月18日訊】(大紀元記者林宜君紐約報導)中華民國前總統馬英九10月15日前往美國紐約與華盛頓特區,在紐約大學演講與多家智庫對談,10月17日至紐約市曼哈頓華埠,拜訪紐約中華公所與傳統僑社,受到僑胞揮舞青天白日滿地紅旗歡迎。馬英九隨後又與同名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大九學堂11名學員向國父孫中山先生銅像獻花鞠躬。馬英九在行程中並未接受媒體採訪,主要由蕭旭岑面對媒體提問。

馬英九是中華民國首位拜訪紐約華埠的民選總統,距離上次訪問已經闊別6年。17日接待馬前總統的華埠僑領,除了有紐約中華公所主席曾偉康,還有台山寧陽會館主席伍健平、美東聯成公所主席梁漢本、國民黨美東支部常委李尚仁、孫運悌等人,以及駐紐約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副處長張麗賢。

身為前中國國民黨主席,馬英九在傳統僑社面前致詞時,並未提及明年的總統大選,而是將當天的發言內容全部聚焦在他與華埠的連結,以及在兩岸推行的「和平事業」。

2023年10月17日,中華民國前總統馬英九拜訪紐約中華公所。圖中人物由左而右為:駐紐約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副處長張麗賢、美東聯成公所主席梁漢本、紐約中華公所主席曾偉康、前總統馬英九、台山寧陽會館主席伍健平、馬英九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林宜君/大紀元)

馬英九表示在就讀哈佛大學時也曾經到訪中華公所,就業後也與當地有深厚連結,「跟紐約關係很深」。馬英九隨後又拿出台灣雜誌有關他今年3月底至4月初,前往中國大陸展開為期12天訪問的「和平之旅」專題報導,向現場僑領與媒體展示。

當天行程並未開放媒體提問,但在馬英九前往哥倫布公園向國父孫中山銅像獻花敬禮途中,本報記者嘗試提問:「戰狼中共與民主台灣如何有實質對話?」話音未落,就遭到馬英九身邊隨扈與隨行人員擋下,要求媒體不要提問。

2023年10月17日,中華民國前總統馬英九拜訪紐約中華公所與傳統僑社。(林宜君/大紀元)
2023年10月17日,中華民國前總統馬英九與紐約中華公所等傳統僑社僑領在曼哈頓華埠哥倫布公園的國父孫中山銅像前合影。(林宜君/大紀元)

當天的媒體聯訪行程,皆由馬英九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出面回答。本報首先提問有關美國人權基金會執行長哈弗森近期指出,2010年曾遭馬英九指示不要批評中國政府,而引發執政黨抨擊的爭議。

對此,蕭旭岑表示,哈弗森此事已經證實是個大烏龍,第一個是還原文字後,發現哈弗森根本沒有指控馬前總統對他講說不要批評(中國人權),而是指有外交部人員這麼做。但是蔡英文政府的外交部到現在都還不能說明是哪一位(外交人員),所以到底有沒有這一位外交人員,到現在也是個謎。

除了反駁陳建仁、范雲等人的指控,蕭旭岑也呼籲哈弗森應該出面對此爭議說清楚。

本報繼續提問,馬英九想做兩岸的和平大使,同名基金會也在促進兩岸和平,但是海外中國民運人士近期表示,如果中國不走向民主,兩岸不會有實質的和平對話,戰狼中共與民主台灣沒有實質對話意義。

蕭旭岑回應指出,馬前總統前天在紐約大學演講時表示,「我們離大陸這麼近,難道我們都要無所作為嗎?我們當然要儘可能跟大陸engage,去跟它接觸、去跟它交流。無論如何,雙方制度不同,需要時間,我們必須要有耐心。如果只是因為制度不同,就拒不來往,反而會造成更加的誤解。」

本報最後提問,馬英九在兩岸交流方面,也會把台灣的民主價值帶給獨裁中國嗎?

蕭旭岑表示「那是當然」,3月到大陸的時候,馬前總統都講中華民國,也講台灣總統,也講台灣的憲法,大陸方面都沒有任何的意見,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求同存異,也就是九二共識的精神,沒必要非黑即白。

馬英九此次美東行程將在10月22日劃下句點,自紐約搭機返台。期間至紐約大學發表專題演講,與紐約「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華府「布魯金斯基金會」和「傳統基金會」等智庫學者座談。馬英九此行又與美國華人組織「百人會」(Committee 100)會晤與餐敘,該組織屢次表態反對美國執行反擊中共經濟間諜活動的「美中行動計劃」(China Innitiative)。

責任編輯:陳玟綺#

相關新聞
與柯文哲兵分兩路 民眾黨秘書長周台竹紐約動員「選哲」
風雨升信心 紐約市皇后區僑學界慶112年雙十國慶
慶112年雙十國慶 休士頓僑界舉辦升旗典禮
紐約華埠慶雙十 經文處:台海和平即國際和平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