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勤政的亡國君》下架 反映專制極權通病

人氣 2464

【大紀元2023年10月24日訊】(大紀元專題部記者徐亦揚報導)中國明史專家陳梧桐的再版著作《崇禎:勤政的亡國君》日前被中共當局全面下架後,該書的舊版《崇禎往事:明帝國的最後圖景》在網絡上的價格暴漲了幾乎30倍。有學者表示,這反映出中共已極度脆弱,對於任何風吹草動都感到強烈的恐慌,這實際上是專制極權的通病,因此才會為了一本書而大驚小怪。

中共官方日前以印刷問題為由,停售並召回了已故明史學家、原中央民族大學歷史系主任陳梧桐所著的《崇禎:勤政的亡國君》一書。目前,該書在中國各大書店、購書網站及淘寶、天貓等電商平台都已無法找到。

而該書的舊版《崇禎往事:明帝國的最後圖景》在中國舊書網上的價格一度曾飆升至1380元人民幣(約188.6美元),是原定價46元人民幣(約6.29美元)的約30倍。

《崇禎往事:明帝國最後的圖景》由故宮出版社於2016年出版,《崇禎:勤政的亡國君》是今年9月份發布的再版作品。

這本書敘述了明朝末代皇帝崇禎的亡國之路,其封面上的簡介引發了廣泛議論。簡介寫道:「昏招連連步步錯,越是『勤政』越亡國。」而北京圖書城的書本內容簡介則進一步強調:「從財政、黨爭、軍事、用人等角度,帶領讀者看懂崇禎皇帝如何昏招迭出,走上亡國之路。」這引發了外界的廣泛猜測,認為這些描述影射了中共現任最高領導人習近平。

《崇禎:勤政的亡國君》被下架後,過去幾天在微信上也湧現了不少關於「崇禎」的討論文章,包括崇禎是英明君主還是昏君,以及崇禎為何斷送了大明朝200多年的基業等。一些人還以「勤政的亡國君」為代號,在網上傳播電子書版本。

原首都師範大學教授李元華10月22日在接受大紀元記者採訪時表示,這本書之所以下架是因為它的書名。他說:「將『勤政』和『亡國』這兩個概念放在一起後,中共宣傳部門認為這是對中共的影射,因此它被下架,實際並不是印刷問題。」

他進一步說道:「這本書實際上是一本舊書,只是書商認為它有利用價值,因此給它重新設計了一個奪人眼球的新封面,然後重新出版。內容並沒有改變,只是名字不同,因此引起了人們的興趣罷了。」

對《崇禎:勤政的亡國君》被下架,他表示,這是中國的一種獨特現象,即中共的文宣部門在沒有提供任何正當理由的情況下就能下架一本書。他說:「我認為可能是書商在運作時遭到了舉報,宣傳部門的官員通常都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下架對他們來說是零成本。如果不下架,一旦出現問題,相關官員會被問責。當然,對中共來說,它通常不會提供任何明確的理由,只會給出一個莫名其妙的藉口。」

學者:中共滅亡不等於亡國

李元華認為,這反映出中共已極其脆弱,任何風吹草動都會令其感到非常驚恐。

「這實際上是專制極權的通病。」他說,「所謂通病是因為它不是通過民選產生的,而是極權體制,它沒有合法性。因此,任何被認為威脅到它政權的東西,它都要不遺餘力地剷除,所以它才會為了一本書而大驚小怪。」

「我認為,大家思考的問題在於,中共現在實際上已經處於瀕臨滅亡的邊緣。」他說,「因此人們才津津樂道地談論明末時期的政治腐敗、抓吏治等問題,這與習近平表面上做的事情是一樣的,但這並不能挽救它的滅亡。不論是誰,想要挽救即將滅亡的王朝都是徒勞的。」

李元華還表示,中共是一個專制政權。專制政權的最高統治者都會感到自己的權力不夠穩固,因為他們並非經過選舉產生。當他們權力過於集中時,總有人企圖奪取最高權位,渴望獲得無限權力。因此,任何身居這一職位的人都感到極度危險,隨時擔心有人要密謀暗殺自己。中共的滅亡並不等同於亡國,只是共產黨這一政權的終結,而習近平則是最後一任黨魁。

習近平相信預言 曾有高人指其將來登大位

近期,有關習近平很相信預言及超自然力量的消息廣傳。

在社交媒體平台X(前推特)上,用戶名為「大老王」的網民最近發布了一篇帖文。他稱,他不認識習近平本人,但曾有機會接近其核心班底。他曾通過中間人認識了與習近平家族有密切聯繫的耿大哥。通過耿大哥的介紹,他得以與習近平的幕僚保持往來。

「大老王」稱,習近平酷愛閱讀古代評書章回小說,歷史觀深受英雄豪傑影響並深信命運。他還講述了一個細節,即習近平在福建任職時曾得高人指點。這名高人告訴習近平,未來他將繼任中共黨魁。因此從那時起,習近平一直刻意保持低調。

「大老王」稱:「已知未來前途,於是告誡所有的家人,不得高調做事,不得大肆經商,戰戰兢兢如履薄冰,所以習家的產業,那個時代其實一直都沒有存在感,與同一生態位的其它家族相比,簡直是清廉自守。」「習深知亢龍有悔的原則,為官但求無過。」

大紀元從可靠渠道得到的消息說:「習近平真的相信預言,很怕死。預言裡有拿著弓箭射的圖片,他認為跟火箭是對應的,所以他把火箭軍都撤了,抓起來。這是主要原因。」

中國古代著名預言書《推背圖》第四十六象的「頌」曰:「有一軍人身帶弓,只言我是白頭翁。東邊門裡伏金劍,勇士後門入帝宮。」

第四十六象「讖」曰:「黯黯陰霾,殺不用刀。萬人不死,一人難逃。」

正體字的「習」由「羽」和「白」組成。而「白頭翁」當中出現了「羽」和「白」。「東邊門裡伏金劍,勇士後門入帝宮」描述的是一場刺客衝入宮殿刺殺皇帝的戲碼。「有一軍人身帶弓」,暗示刺客是軍人,還帶著弓。弓箭是中國古代的遠程武器,而現代的遠程武器是導彈,正是中共火箭軍掌握的武器。

火箭軍帶「弓」,犯了習近平的大忌。大紀元獲得的消息還表示,中共內部相互鬥爭,相互不信任,要推翻習的人很多,包括他最新提拔的,最親近的人,所有被抓的人對習都不忠,私下裡都有搞習的行動。

(記者寧芯對本文有貢獻。)

責任編輯:連書華#

相關新聞
周曉輝:一本書讓習中央再出昏招
專家:中共對號入座下架《亡國君》 辱了崇禎
《勤政的亡國君》下架 《崇禎往事》價格暴漲
袁斌:《崇禎》新書被下架與習近平命運猜想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