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提議「先見商界後晤拜登」遭白宮拒絕

人氣 5799

【大紀元2023年11月13日訊】(大紀元記者程靜、駱亞採訪報導)本週三(11月15日)在美國舊金山舉行的美中峰會,雙方博弈的細節曝光,北京提議先與美商界會面,再見美國總統拜登,但遭到白宮拒絕。

近期美國推出法令限制美商對華投資,而中國經濟在衰退,傳出北京要與美商界精英會面信息。專家認為,中共企圖利用美商進入中國市場的願望,逼美國政界讓步,給低迷的中國經濟脫困,不過都將徒勞無功。

北京提出欲先見商界後晤拜登 遭白宮拒絕

在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高峰會期間,白宮和中共外交部上週五(10日)都證實,美中高層峰會將於週三舉行。

據美國官員和了解峰會的人士對《華爾街日報》透露,中共官員提出了一個計劃:首先希望與美國商界領袖舉行宴會。但白宮拒絕了。

知情人士透露,美國官員上個月對中共官員說,由於有冗長的議程需要討論摩擦點,中共高層應該先見拜登,然後再見首席執行官們。北京讓步,將晚宴改在峰會之後。

報導說,根據對雙方現任和前任官員、外交專家和其他了解峰會討論情況的人士的採訪,通往峰會的道路上充滿了外交上的算計和博弈。其中不乏冷落、翹會和拒絕示好的情況。

在最近的評論文章中,中共的第一喉舌報紙《人民日報》對美國採取了不同尋常的和解基調,呼籲雙邊關係「穩定和改善,而不是滑向衝突和對抗」。

北京方面傳出或宣布恢復購買波音737 MAX客機,上週還緊急採購了超過300萬噸美國大豆,令市場震驚。此前,北京還透過與中國有淵源並在華府有一定影響力的商界或政界老人同美國接觸。

拜登近期派了一系列高級政府官員前往北京。但官員們表示,他們都沒有在經濟制裁、技術控制或其它問題上讓步。

美商望打開中國市場 分析:美政界要與中共劃界線

此次,北京高調稱與美國商界精英晚餐,彭博引述知情人士報導,預計將有數百人出席這場晚宴,其中包括一些美國大型企業的執行長。

台灣財經專家黃世聰(黃世聰提供)

台灣電視財經名嘴、專家黃世聰10日對大紀元分析,如果在商言商,毫無疑問,美商當然希望能夠打開中國市場。因為中國畢竟是一個非常巨大的消費市場,他們這樣表達其實不意外,希望在美中競爭過程中,還能享受到中國市場的好處。

「但這只是產業界的想法」。黃世聰說,這幾天NVIDIA(英偉達,台譯輝達)又推出了所謂「降規版」芯片,把符合美國對華管制的一些芯片賣到中國去。無論如何他們還想要這一塊大餅。

「商業界的想法也是這樣,像華爾街、或是好萊塢,都想跟北京維持好關係。可問題是,美國政界或是美國民眾就是要劃開中美之間的界線,所以這變成了非常矛盾的狀況。」

黃世聰認為商界在意的是鈔票,但是美國政界不是這樣想,美國政界要與中共劃界線。

黃世聰表示,迄今走得比較快的是美國國會,還有美國民眾。美國國會通過了一系列要求限制美企流到中國的資金、技術等法案,而政府是被國會推著走。

近期,美國國會推動立法限制對華投資,推動商界人士離開中國市場。

美國會為什麼這樣做?黃世聰解釋,是因為民間的要求。「所以我才說其實美國是一個充分反映民意的地方」,美國國會的作法,一定是民意的支持。

11月6日,美國皮尤研究中心最新調查顯示,24個國家(主要是富裕國家)的公眾輿論,對美國的支持度遠遠超過對中國(中共)的支持度,對美國總統拜登的好感也遠高於中共黨魁。和往年相比,對美國的支持度在提升,對中共的支持度在下降。

分析:中共黨魁「以商逼政」 徒勞無功

對中共黨魁來說,彭博社認為,這一點很重要,即他必須讓外國高管相信,中國對商業開放,儘管他採取的行動(如打擊科技)令海外公司感到震驚。

不過,黃世聰分析,這次到美國刻意跟這些商界見面,用所謂「以商逼政」的方式,「或許這些商人站在我這邊,我也承諾他們要的市場,或是承諾給他們更多的保障」。

「反正是開一些空頭支票,如果你上當了,你願意來,那我就可以用這樣的方式,去用這個以商逼政的方式,逼美國的政界可能會做出一些退讓。」

「中共當然還是想辦法去拉攏這些大企業、大財團,希望透過他們的力量,去改變整個美國的政治生態。」不過目前為止,黃世聰認為,似乎是徒勞無功。

「這一次見面,充其量又是另外一次大敗。跟這些所謂的大佬吃飯,我覺得那都是大敗。美國目前的民意就是如此,不是任何人能改變的一個狀況。」

外資在大舉撤離中國 分析:美商最後也得轉向

近期,外資大舉撤離中國。路透社此前對中國國際收支初步數據分析,中國第三季度的外國直接投資(FDI)為赤字118億美元。這是中共自1998年開始編制數據以來首次出現季度缺口。

台灣總體經濟學家吳嘉隆資料照。(新唐人電視台)

台灣財經專家吳嘉隆日前對大紀元分析,「根源在於中共對於西方國家是步步緊逼,想要將西方國家納入他的領導範圍,用所謂戰狼外交,就是無知加狂妄,這種情況已經被美國曝光太多」。

「大家都看得很清楚,這樣的人根本沒法簽協議、沒法打交道,所以外資這次走,不會再回來。」

吳嘉隆認為,美國這邊做一些姿態,其實等於是給北京最後一次機會,但是它(北京當局)肯定會把這個場面搞砸,然後大家雙手一攤說沒辦法了,只能來硬的。劇本大概是這樣,然後大家大失所望。

對於美中峰會,吳嘉隆說,雙方無法談的,「比如一些技術的禁運制裁,美國的底線很清楚,某些中共期待的讓步,美國不會給。因為這是美國基於全球一盤棋、基於這個世界霸權的防衛戰,不可能讓中共真的崛起來取代美國。」

吳嘉隆說,「美國怎麼可能幫助中共來取代美國自己,或者來威脅美國自己的安全跟利益呢?不可能嘛。」

他說,「西方這邊企業、金融界這邊就鼻子摸摸好吧,跟美國政府站在同一邊了,大體上劇本是這樣子。」

中共欲藉美商使中國經濟脫困?專家:不可能

有分析認為,中共黨魁訪美試圖證明,在今年經濟大幅放緩之後,他能夠帶領中國擺脫經濟困境。吳嘉隆指出,「其實中國經濟問題跟他過去的一些極端封控等,跟美國對抗這些都有關係。」

「對於國際社會,這只是一場儀式,一場秀。北京沒有辦法把中國經濟帶出低谷,沒有這回事啦。中國經濟不會因為這些(美中關係)調整就走出低谷。」

吳嘉隆說,中國經濟不可能因為中共目前對美國放軟,就真的能夠找到解決辦法。現在北京真正做的就是努力收割韭菜,來填補財政的缺口。

所謂中共當局能帶中國擺脫經濟困境,黃世聰也表示不相信,「從這幾個月公布的外資直接投資,中國經濟出現衰退局面,外資在往外流,人民幣出現貶值狀況,顯示了從資金、市場,或是從投資市場來說,大家都不看好中國經濟的發展。」

黃世聰說,從去年的二十大到現在,北京在往回走、往左走。「那你能不能順著市場說,還是維持改革開放路線。我覺得他到目前為止,並沒有辦法說服所有國外資本,或是讓其它國家認同這一點。」

「這是眾多因素造成現在的困局。說到底是政策的失誤,所以除非把這個扭轉,否則最壞的狀況,或許都還沒有來到。」

專家:未來半年 中共很難撐過去

黃世聰認為,「除非北京拋棄他之前所有的堅持、政治主張,但我覺得那不太可能吧。那等於是要了他的命,所以我覺得中國的困境,大家都知道問題所在,可是他沒辦法解決,這樣他只能夠被解決。」

吳嘉隆也認為,這樣搞的結果,會逼得那些反習派到最後沒辦法,只好大家亮劍。你看大家不想惹他,到最後發現,你順從也是死,不順從也是死,乾脆到最後很多人就覺悟了,就拼了豁出去了。

「所以在未來的6個月之內,習隨時都有生命危險,很多人都說他的時候差不多到了。你看《推背圖》等,一大堆預言都在告訴他,接下來6個月,他應該很難撐過去。」◇

責任編輯:林妍#

相關新聞
公安介入追稅 中共設「警稅作戰中心」惹議
恆大地產再被強制執行 累計被執行超707億元
中國銅供應過剩加劇 顯示經濟低迷
巴西發展稀土或打破中共壟斷 專家析意義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