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史縮影 曼哈頓下城獨立日遊行風雨無阻

人氣 184

【大紀元2023年07月05日訊】(大紀元記者林宜君紐約報導)曼哈頓最南端的砲臺公園緊鄰哈德遜河,坐享港口之利,是紐約市歷史的發跡地。1776年7月4日,美國獨立戰爭期間,時任大陸軍元帥的喬治·華盛頓發表《獨立宣言》,後人定這一天為美國獨立日(Independence Day)。同一年,大陸軍占領了砲臺公園。

當美國人多以烤肉慶祝第247個獨立日,熱愛文化史蹟的曼哈頓下城歷史協會(Lower Manhattan Historical Institute)偕紐約州退伍砲兵部隊、紐約華裔美國退伍軍人會、紐約州獨立戰爭之子與威斯特斯特的社區學生鼓隊「X Factor Drumline」,用最老派的方式向美國與紐約市歷史致敬。

2023年7月4日,紐約州退伍砲兵部隊參與曼哈頓下城歷史協會的獨立日活動,在砲台公園的克林頓城堡準備升旗典禮。(陳作舟提供)
2023年7月4日,美國獨立日當天,紐約州退伍砲兵部隊在曼哈頓下城砲台公園碼頭發射50枚代表美國50州的砲彈。(林宜君/大紀元)

7月4日一早10點,紐約州退伍砲兵部隊在砲臺公園內的克林頓城堡(Castle Clinton)升起由貝齊·羅斯(Betsy Ross,1752~1836)設計的美國星條旗,隨後又於公園碼頭發射50枚砲彈,代表美國的50州。

紐約州於1788年7月26日承認美國《憲法》,是最初組成聯邦的13州中的第11州。

獨立日遊行從砲臺公園啟程,終點站是南街海港,途經建築師吉爾伯特(Cass Gilbert)在20世紀初設計的新古典建築——亞歷山大·漢密爾頓海關大廈(Alexander Hamilton U.S. Custom House),外圍立了四座象徵歐、美、亞、非的雕像群「四大洲」(Four Continents)。

圖中前排人物由左而右為:紐約州眾議員福爾(Charles D. Fall)、曼哈頓區長李文(Mark Levine)、曼哈頓下城歷史協會創辦人卡普蘭。(林宜君/大紀元)

「我認為這是紐約市,乃至整個美國最重要的建築之一。」曼哈頓下城歷史協會創辦人暨律師卡普蘭(James Kaplan)說,「當我看著『四大洲』,其中有歐亞美非,最重要的是有『美國』,我們要當世界的領導者,這是前人想說的!」

獨立日遊行伴隨大雨進行,但沒有澆熄參與者的熱情。民主黨籍的曼哈頓區長李文(Mark Levine)與同黨紐約市議員高步邇(Gale Brewer)都跟著遊行隊伍走完全程。

「我們現在身處曼哈頓下城,這裡不僅是紐約市的歷史中心,也是整個美國歷史的中心。事實上,《獨立宣言》的首次宣讀就在紐約市政廳舊址,距離今天所在的不遠處。」曼哈頓區長李文受訪時表示,「在我們為保護脆弱的民主而奮鬥時,這是一個慶祝、講述歷史和展望未來的好地方。」

「我鍾愛歷史!」市議員高步邇說,「這樣的活動是得經年累月才能經營起來的,所以我想要親自參與來表示支持。」

曼哈頓下城歷史協會成員、華埠商業改進區行政總監陳作舟(Wellington Chen)表示,當天的遊行活動非常成功,是開辦8年來「最盛大的一次」。

早在自由女神像矗立於埃利斯島前,數百萬來自歐洲與世界各地的新移民已從砲臺公園進入紐約。

曼哈頓下城曾見證原住民萊納佩人(Lenape)在當地自給自足,到了17世紀初期,荷蘭西印度公司與大英帝國先後於此建立殖民地——最後成為美國獨立建國的重要拼圖。

紐約華裔美國退伍軍人會幹事梅本立(Gabe Mui)、助理幹事陳煥寧(Howard Chin),以及兩名糾察朱超然(Tony Chuy)與Jon Klingenberg,連同附屬組織婦女會都到場響應曼哈頓下城歷史協會主辦的獨立日遊行。

「獨立日代表了自由與軍隊中的生命,我們是為了自由而戰,為了保護美國的自由。」陸軍退伍軍人梅本立說。

2023年7月4日,紐約華裔美國退伍軍人會與附屬組織參與曼哈頓下城歷史協會的獨立日遊行。(陳作舟提供)
2023年7月4日,美國獨立戰爭之子參與曼哈頓下城歷史協會的獨立日遊行。(林宜君/大紀元)
2023年7月4日,紐約州威斯徹斯特社區學生鼓隊「X Factor Drumline」參與曼哈頓下城歷史協會的獨立日遊行。教練Shawn Shaw表示,鼓隊學生年齡從8歲到18歲都有,一週要花三天時間練習,為了參加遊行已經練了一整年。(林宜君/大紀元)

責任編輯:鄭樺

相關新聞
熱狗還是烤肉?美國人吃什麼來慶祝獨立日
美國獨立日慶典 多城市擬以無人機取代煙火秀
紐約鹿園慶美國獨立日 著名歌手為自由演唱
邁入第8年 曼哈頓下城歷史協會獨立日遊行預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