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建造業付款保障條例 團體倡加強保障自僱人士

人氣 35

【大紀元2024年05月30日訊】(大紀元記者林一山香港報導)立法會今日(29日)二讀《建造業付款保障條例草案》,發展局局長甯漢豪聲稱可以改善建造業供應鏈上持份者之間存在已久的合約拖延付款的情況,藉此減少工人被拖欠薪酬的機會。泥頭車司機協會6名成員今日到金鐘政府總部請願,形容草案忽略個體自僱人士,促請政府和立法會加強保障。

由發展局提交的《建造業付款保障條例草案》禁止現時業界「先收款、後付款」的不公平付款條款,並引入審裁機制。針對不少於500萬元的總承包合約,當申索方向付款方提出付款申索,如果付款方沒有在30日內回應,或者沒在60日內付款,申索方便有權啟動審裁。如果付款方沒有在限期前付款,申索方有權停工或減慢工程進度,亦有權向法庭申請強制執行裁決。

泥頭車司機協會表示歡迎政府訂立付款保障條例,但認為今次《草案》著重總承商與分判商背對背付款,以及停工復工等規定,忽略很多在分判工程商與工人夾縫中的個體自僱人士。協會促請立法會審議條例草案時,改善沒有簽署分判合約的自僱人士或個體戶的保障;條例亦應該涵蓋臨時改動的工程費及裝修費用,以加強對工人的保障。

協會解釋,現行法例已清晰訂明分判商及工人各方權責,減少多層無效益的分判,沒有在大判或分判商簽訂合約的員工,一律列為工人,進出地盤需要出示平安咭及工人註冊證。不過,地盤平時運作的模式是按分判商安排出糧。

協會續指,近年經濟低迷,多次發生大判與分判之間層層拖欠薪金,導致有泥頭車司機被拖糧,當中包括多個政府工程。在出現爭議時,總承商會認為泥頭車司機多屬自僱人士,又或者指分判商屬不知名公司。最終,工人往往需要採取不必要的工業行動,以解決欠薪問題。@

責任編輯:陳玟綺

相關新聞
立法會爭議聲中通過國歌法
香港本土派青年參選立法會
立法會網上開會無特權法保障 譚文豪斥做法荒謬
自僱人士憂償還上萬元救助金 稅務專家支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