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文鞭影》六魚(11):班妃辭輦 馮誕同輿

正見神傳文化編輯小組
《女史箴圖》中的班婕妤辭輦圖。圖為宋孝宗時期的素描摹本,現藏於故宮博物院。(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122
【字號】    
   標籤: tags: , ,

【原文】

bān fēi cí niǎn ,féng dàn tóng yú 。
班妃辭輦,馮誕同輿。

ㄅㄢ ㄈㄟ ㄘˊㄋㄧㄢˇ,ㄈㄥˊㄉㄢˋㄊㄨㄥˊㄩˊ。
班妃辭輦,馮誕同輿。

【注釋】

(1)班妃:班婕妤,樓煩(今屬山西)人。西漢女辭賦家,越騎校尉班況之女,漢成帝的妃子,入宮後被冊封為「婕妤」(女官名,妃嬪稱號,當時宮中嬪妃分為十四等:昭儀、婕妤、娥、容華、美人、八子、充依、七子、良人、長使、少使、五官、順常、無涓等),故稱班婕妤。有美德,善詩賦,現存作品有《自悼賦》、《搗素賦》、《怨歌行》(也稱「團扇歌」)。
(2)輦:以人拉著走的車,後來多指王室座車。
(3)馮誕:字思政,北魏長樂信都(今屬河北)人。北魏太師馮熙、博陵長公主的長子,和北魏孝文帝(後魏高祖)同歲,幼年一同讀書。個性淳厚篤實,娶孝文帝之妹樂安長公主,封長樂郡公,官至司徒、車騎大將軍、太子太師。
(4)輿:車。

【語譯】

班婕妤辭謝與漢成帝同車出遊,馮誕備受恩寵與北魏孝文帝同車而行。

【人物故事】

班婕妤

據《漢書‧外戚傳》,漢成帝時,班婕妤很受寵幸。有一回成帝到後宮,想和班婕妤同車出遊,班婕妤辭謝道:「觀賞古人圖畫,賢聖之君都有名臣在旁,三代亡國之君夏桀、商紂、周幽王身旁才有受寵的女子,如今我和皇上同車而行,不就和他們很類似了嗎?」成帝深表讚許而作罷。太后聽聞此事,歡喜地說:「古有樊姬(春秋時代楚莊王的夫人,十分賢德,常勸諫楚莊王),今有班婕妤。」班婕妤平日誦讀《詩經》及《窈窕》、《德象》、《女師》之書(皆古婦道箴戒之書),每次進見上奏成帝,都依循古禮。

趙飛燕姐妹入宮後,逾越禮制,更受成帝寵愛,班婕妤和許皇后都因此失寵。趙飛燕誣告許皇后、班婕妤用巫術詛咒後宮嬪妃,責罵皇帝。許皇后被廢,班婕妤也被拷問,班婕妤回答:「臣妾聽說『死生有命,富貴在天。』修己端正尚且未能得福,作惡為邪又有什麼希望?若鬼神有知,不會接受不忠誠的誣陷,若鬼神無知,誣陷又有何用?所以我不做這樣的事。」成帝稱許她的對答,憐憫她而賞賜黃金百斤。

趙飛燕姐妹驕傲且嫉妒,班婕妤恐怕日久有危,自求到長信宮侍奉太后。班婕妤退居東宮(太后所居)後,作《自悼賦》抒發傷感,看清了天命不可求,感嘆人生一世如浮雲。漢成帝死後,班婕妤充任守護帝王墓園之職,離世後葬於園中。

馮誕

據《魏書‧馮熙》,北魏太師馮熙死後,馮熙和博陵長公主的兒子馮誕、馮修年僅十幾歲,被太后引入宮中教導。馮誕和北魏孝文帝同歲,侍奉皇帝讀書,與皇帝很親近。之後馮誕娶帝妹樂安長公主,拜駙馬都尉、侍中、征西大將軍、南平王。馮修任侍中、尚書、鎮北大將軍、東平公。

馮誕和馮修雖然一起在宮中長大,但個性相反。馮誕個性淳厚,馮修浮華競誇。馮誕也不能糾正其過錯,而時常告知太后。孝文帝嚴厲責罰馮修,甚至用木杖鞭打。馮修因此心懷怨恨,勾結左右不滿馮誕的人,求得毒藥,要毒害馮誕。此事被發覺,孝文帝親自盤問,查出實情。馮誕代替弟弟承擔過錯,乞求保全馮修性命。孝文帝下令打了馮修一百多下,貶為平民百姓。

孝文帝寵信馮誕,常常和馮誕同車而載,同桌而食,同席坐臥。孝文帝的弟弟彭城王拓跋勰、北海王拓跋詳雖然長居宮中,但也比不上馮誕與皇帝來得親近。太和十九年(公曆四九五年),孝文帝親自率兵南伐,馮誕病重不能隨駕親征,孝文帝發兵前與馮誕哭泣訣別,左右之人無不掩面流淚。當時馮誕已經氣息微弱,勉強坐起,看著孝文帝,悲傷但淚不能下,說夢見太后前來召喚。孝文帝哽咽,握手致意離去。剛走了五十多里,黃昏傳來馮誕死去的消息,孝文帝趕回見馮誕已是深夜,撫屍哀痛,有如喪失至親之人,並下令六軍停止了長江之行。下詔諡(追加諡號)馮誕:「善行仁德曰『元』,柔克有光(柔忍成事)曰『懿』,諡曰元懿。」

【說明】

班婕妤侍君以禮,為古代婦德的典範,可與周宣王時的姜后媲美。姜后輔助周宣王中興了周室,而漢成帝最終疏遠了班婕妤,立趙飛燕為皇后,其妹趙合德為昭儀,恣情縱慾,落得壯年暴斃的下場。趙氏姐妹沒有生育,卻殘殺其他皇子,世稱「燕啄皇孫」,二人最後也以自殺告終。漢朝從此衰弱。

馮誕淳善仁德、柔和忍讓,北魏孝文帝把他看得比親弟弟更親近。其弟馮修雖貴為東平公,但驕縱的個性終究害了自己,不僅被杖打責罰,還被貶為平民。所以富貴必須有德,否則將危害眾人,就算王公貴族,也將因失德而散盡富貴。

——轉自正見網

看更多 【龍文鞭影】系列

責任編輯:王愉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