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保美國優勢 拜登科技顧問談對華強硬路線

人氣 717

【大紀元2024年06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程雯綜合報導)「這是自二戰以來美國最大的產業政策舉動。」美國財政部的一位前高級官員說。

美國拜登政府制定了數十年來最大規模的新產業政策,以幫助美國在科技方面保持對共產中國的絕對領先地位。而拜登的首席科技顧問是一位罕見的具有國防背景的半導體專家,本文來簡單看一看這位專家和其他科技顧問對拜登政府對華強硬路線的解釋與看法。

美國發現全球化反讓中共做大變成威脅

現任白宮科技政策辦公室主任阿拉蒂‧普拉巴卡(Arati Prabhakar)是白宮最高級別的技術官員,也是拜登的首席科技顧問,她對《華盛頓郵報》說:「幾十年來,我們的模型過於簡單化。那種過於簡單化的模式即是讓市場和全球化來解決所有問題。」

三十年來,美國一頭栽進全球化的海洋,並堅信水漲船高,而美國的船會升得最高。但是共產中國的技術崛起令美國措手不及,這引發了美國廣泛的對華政策的逆轉——由綏靖姑息轉為強硬對抗。

而普拉巴卡是冷戰以來第一位具有國防背景的白宮最高科技官員,這也反映了華府對華強硬路線背後各方的共識基礎。

普拉巴卡曾經擔任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局長,負責監管五角大廈的未來技術研究,她為美國一家祕密軍事研究機構領導開發了一艘自動駕駛船。

而她更早期的專業是半導體研究,這在白宮高級政策制定者中也是罕見的。她的近期的前任們都是生物學、氣象學等專業的民間學者。

普拉巴卡利用她的這些專業知識已經幫助拜登政府制定了美國數十年來最大規模的新產業政策,以幫助美國在技術方面保持對共產中國的領先地位,而半導體,作為電腦的大腦,正是該政策的核心。

美國財政部前副助理部長、現任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高級研究員加里‧赫夫鮑爾(Gary Hufbauer)說:「這是自二戰以來美國最大的產業政策舉動。」

小時候隨父母從印度移民到美國的普拉巴卡在加州理工學院獲得了應用物理學博士學位。1986 年冷戰末期,她來到DARPA開始工作。

她說:「當我在DARPA工作時,蘇聯解體了,我看到我們對國家安全的看法發生了巨大的轉變。」

1991年蘇聯解體後,她的一位同事向時任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科林‧鮑威爾將軍(Gen. Colin Powell)介紹潛艇情況時,鮑威爾表示他們不再關心潛艇了。華府縮減了美國軍隊規模,並開始擁抱全球化,同時相信美國的世界領袖地位已經無可爭議,也無人能夠撼動。

資訊科技與創新基金會(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Foundation)創始人羅布‧阿特金森(Rob Atkinson)說:「我們當時心氣很高。我們是網絡和IT經濟的中心。中國什麼都不是。……我們以為這種情況會永遠持續下去。」

但是,共產中國出人意料地崛起成為美國一個重要的技術競爭對手,這讓美國人感到冷戰回歸般的寒冷。川普(特朗普)總統上任後開始調整美國對華政策,開始把執行了數十年的對華綏靖姑息政策轉向強硬對抗立場,並對中國發動了貿易戰。

拜登在2020年與川普對陣競選總統時曾經嚴厲批評川普的強硬對華政策。但是自從拜登於2021年入主白宮後,令許多人感到驚訝的是,他不僅沒有廢除川普的對華政策,反而加倍加強了川普的對華關稅和出口管制,儘管拜登的對華言辭更加謹慎一些——他不希望帶來反華(或反華裔)的情緒。

美國商務部負責出口管理的前助理部長凱文‧沃爾夫(Kevin Wolf)表示,拜登政府對共產中國實施了近年來最嚴格的技術出口管制,其政策立場是,中國有能力自行生產先進的運算系統,「這本身就對美國構成了國家安全威脅」。

必須加大美國對共產中國的技術優勢

拜登的國家安全顧問傑克‧沙利文(Jake Sullivan)於2022年9月宣布,美國不能再僅僅保持對競爭對手的「相對」技術領先,而「必須保持儘可能大地領先」。不久之後,美國商務部長吉娜‧雷蒙多(Gina Raimondo)帶領商務部對共產中國發起了一系列技術出口管制。

普拉巴卡於2022年10月獲得任命開始擔任拜登科技顧問,那一年她65歲。她的辦公室坐落在白宮旁邊的艾森豪威爾行政辦公大樓內。

她在白宮科技政策辦公室的團隊面臨的棘手問題是,如何加速美國在軍事應用技術(包括半導體、電信和量子計算)方面的創新,同時又要限制美國與中國的研究聯繫。

其中許多項目的完成時間遠遠超過四年的總統任期,人們認識到與共產中國的技術競爭可能會持續數十年,就像冷戰時期一樣。

普拉巴卡的團隊一直在制定長期研發策略,包括指導量子計算和癌症治療的研究項目,並試圖說服多個機構合作,為新興技術擠出更多無線電頻譜,以實現6G技術的飛躍。

她的團隊還在努力爭取盟國承諾支持美國的6G無線網絡技術而不是中國的5G。6G技術預計會在2030年左右開始部署。

在談到圍繞美國立場建立6G聯盟時,普拉巴卡說:「現在是開始讓所有人團結一致的正確時機。」

拜登總統於2022年8月簽署了520億美元的《芯片與科學法案》(Chips and Science Act)成為法律,大力推動芯片和電信設備等關鍵技術領域的產業政策。這些政策得到了美國兩黨的支持。

為拜登政府提供產業政策建議的電信專家肯‧齊塔(Ken Zita)表示,多年來美國聯邦政府制定的產業規劃已經嚴重過時,華府正在從「沒有產業政策」到「有產業政策」。

他說:「他們不得不從頭開始,不停地說,『我們能做什麼?我們可以從哪裡採取行動?』」

普拉巴卡的團隊正在為全美各地的大學起草研究安全指南,指導各大學如何限制和監控其與共產中國和其它被視為對手的國家的研究關係。這項任務是從川普政府繼承下來的。

普拉巴卡表示,她的團隊現在「非常接近」規則的最終版本。去年發布規則草案徵求意見後,學術界反饋認為其中對大學的要求過於繁瑣,這導致了最終版本的拖延。

為此,國會眾議院科學、太空和技術委員會在今年2月就規則最終版本的拖延問題向普拉巴卡提出質疑,普拉巴卡告訴委員會,起草條例的過程比預期的要複雜得多,她說:「設立太多流程可能會導致問題進一步惡化。」

還有一種批評聲音認為,拜登政府對中國的出口管制更多的是出於貿易保護主義而不是國家安全的需要。

普拉巴卡不同意這種看法,她表示,這些管制政策是經過深思熟慮的長期計劃的一部分,旨在確保美國的競爭力優勢。

前商務部助理部長沃爾夫說:「當我去海外旅行時——我指的是台灣、日本、韓國、瑞士、德國、荷蘭、英國,這些盟國——幾乎從國家到個人,他們並不真正理解國家安全的目標是什麼,而美國政府正試圖透過所有這些新的管控來實現這一目標。」

責任編輯:任子君#

相關新聞
中國大學和研究機構被曝獲得高端英偉達芯片
對華關稅不能輸川普 拜登政府別無選擇
美國加徵對華關稅 加力封堵中共關鍵產業
芯片業面臨人力短缺 專家籲促進美印人才流通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