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元專欄】劉曉波: 正義出詩人

──有感於詩人桑克發起網絡簽名

劉曉波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1月15日訊】盡管,改革開放以來,毛澤東時代的極權國家正在逐漸解體,民間社會也經歷了從無到有的發展,但是,在當下中國,相對於中共政權來說,民間社會仍然處在軟弱無力的地位。一則是由於中共對結社自由和言論自由的打壓,而使民間處於一盤散沙的原子化狀態;二則是由於中共的謊言制度和利益至上的價值導向,而使社會良知日益流失。
然而,對於堅守著民間立場的人來說,每一次民間的良知勇氣和人權意識的覺醒──無論單獨看來多麼微不足道──都會帶來莫大的安慰。越是在恐怖橫行和良知缺席的處境中,就越發要珍惜每一點善良和勇氣的表達,就越要對民間良知的生長抱有樂觀的信心。

近兩年,借助於網絡提供的便利,大陸民間人權運動的發展,給人以超乎期待的驚喜和信心,因為這一人權運動的關注領域和參與者,已經遠遠超出政治案件和持不同政見者的範圍,擴展到其他領域和其他人群,2002年形成高潮的網絡簽名運動,就是最醒目的標誌(請參見王怡《知識分子的行動抉擇──2002年的網絡公開信與簽名浪潮》;載於《議報》第…)。2003年初,繼聲援劉荻的簽名信上已經有了1200多個名字之後,媒體披露了赴山東打工的四川民工徐天龍因索要欠薪無果而悲憤自焚的消息,由詩人桑克發起的聲援自焚民工的網絡簽名活動,獲得了一批詩人的勇敢響應。

簽名信提出:“1.要求他們償還拖欠民工的工資以及其他款項。 2.要求他們對被焚燒民工的身體和精神創傷給與補償。 3.將逼迫民工走此絕路的人送上審判台(道德與法律)。”簽名信呼籲:“世道如此,人心悲憤,詩有小力,大家一起!(同意者請跟貼)。”第一批挺身而出的15位勇者,盡管他們謀生的職業不同,有總監、編輯、記者、攝影師、策劃人、作家、評論家、翻譯家,但他們都在自己的名字後面標上了“詩人”二字。
如此多的詩人集體行動,為一個遭遇不公正對待的民工而吶喊,這在六四後的中國還是第一次。盡管簽名信的內容很單純,只有200多字,但對於我來說,卻是在六四後最令我敬重的詩人文字。

發起人桑克說:“這時,就要犧牲藝術,去拯救正義!”
而我說:這樣的文字,什麼也沒有犧牲,因為對於堅守良知的詩人來說,藝術不會被犧牲,正義也不需要去拯救,而只需要良知的踐行。
不是“憤怒出詩人,”而是“正義出詩人。”

2003年1月14日於北京家中

附錄:《詩人桑克發起倡議:為山東被焚民工徵集網絡簽名 》

詩人桑克1月9日凌晨在北大文學自由壇看到自世紀沙龍轉來的新華網消息,在山東打工的四川農民徐天龍因索欠薪無果憤而自焚,十分震驚。因此倡議,徵集網絡簽名,聲援被傷害的民工。

桑克原貼:

呼籲:世道如此,人心悲憤,詩有小力,大家一起!(同意者請跟貼)

1.要求他們償還拖欠民工的工資以及其他款項。
2.要求他們對被焚燒民工的身體和精神創傷給與補償。
3.將逼迫民工走此絕路的人送上審判台(道德與法律)。

看了這個消息,悲憤莫名!
這僅僅(是)暴露出來的,而沒有暴露出來的更讓人擔心。
雖然這個話題和詩無關,但作為人,卻不能不關心。
貼出這個消息的網友把這個事件當做了詩歌主題,睿智,也是給大家提出了挑戰。我們的詩歌是可以有社會責任感的(雖然它不是詩歌的全部)。
這時,就要犧牲藝術,去拯救正義!

現在已徵集的簽名:
桑克(詩人,《詩生活網》內容總監)、傅維(詩人)、清平(詩人、《藍星》叢書編輯)、拉家渡(詩人、《南方周末》編輯)、唐不遇(詩人、記者)、廖偉棠(詩人、攝影師)、森子(詩人,《陣地》編輯)、劉翔(評論家、詩人)、胡續冬(詩人、北大《新青年》總監)、樓河(詩人、《界限》編輯)、程小蓓(詩人、作家)、成嬰(詩人、藝術活動策劃人)、薛舟(詩人、翻譯家)、周瓚(詩人。學者)、張曙光(詩人,翻譯家)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殺害西方遊客 紅高棉領導被判無期徒刑
新唐人電視12月23日整點新聞
陳定南點名朱安雄 籲翁岳生督促速審速結
土耳其待聯合國決議再定奪是否支持攻伊戰爭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