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味善嘗蘇東坡

font print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訊】蘇軾,又號蘇東坡,是中國北宋時期著名的文學家。他不僅在詩文、書法、繪畫上造詣很深,而且對醫學、考古、水利等諸方面均有獨到的見解。並對膳食、烹飪亦頗有研究,可謂知味善嘗,既會吃,又會做,是一位著名的烹飪學家和美食家。以其別號東坡命名的菜點很多,且流傳有不少的趣聞軼事,其中尤以名餚「東坡肉」的傳說最為廣泛。並以其不凡的來歷,響譽古今。
  
北宋元豐二年十二月(公元1080年初),蘇軾因「烏台詩案」受挫,被貶至黃州任協團練副使。由於貶職,每月薪俸不多,生活不寬裕。後經老友馬正卿為他請得黃州城東舊時營防廢地數十畝,讓他在那裏親自帶人開墾耕種。於次年的冬雪天,蘇軾即喬居黃州坡東坡躬耕,在荒地樹林裡築起了一間草房,並在房壁上繪上雪景,名日「東坡雪堂」,因而自號「東坡居士」。在這裡除常與人賦詩下棋外,閒暇時便研究起烹飪技術,還親自烹製各式菜餚。經常與友人一起吟詩唱酬,煮肉喝酒。
  
馳名全國的「東坡肉」,這一楚鄉湖北特有的傳統名菜,素為人們所熟知,它是由蘇軾親手製作始創於黃州。後來,隨著蘇軾的陞遷,此菜傳遍大江南北,曾相繼被介紹流傳於蘇、杭等。並受到崇高讚譽。在湖北,乃至在杭州、四川都是上等名菜。據說在廣東和江浙以及海南島一些地方,也盛行吃「東坡肉」,的習俗呢。盛而不衰的「東坡肉」,流傳至今,已有近千年歷史。

──轉自《世華網》(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蘇軾,又號蘇東坡,是我國北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學家。他不僅在詩文、書法、繪畫上造詣很深,而且對醫學、考古、水利等諸方面均有獨到的見解,並對膳食、烹飪亦頗有研究,可謂知味善嘗,既會吃,又會做,是一位著名的烹飪學家和美食家。以其別號東坡命名的菜點很多,且流傳有不少的趣聞軼事,其中尤以名餚「東坡肉」的傳說最為廣泛。並以其不凡的來歷,響譽古今。
  • 西湖确是個好地方,宜隱詩人,宜居美人。老梟曾有《西湖四首》頌之:其一曰:山色湖光扑面馨,乾坤秀气獨鐘靈/詩情畫韻濃于酒,洗我靈台十載腥。其三曰:陰晴雨雪一般佳,淡抹濃妝非浪夸/如此湖山如此色,最宜攜手說風花。想起蘇東坡、白居易們執政杭州時的風采風流,想起古代西湖濃郁的文化氛圍,再看看現今被無知無學無德的党官們"建設"得俗不可耐的杭州和荒蕪不堪的"文化",不禁感慨万千。絕代風華的杭州已經墮落了,成了只重衣裝不重人的惡俗的蠢物。
  • 信陽毛尖茶產於河南省信陽地區,為中國最北部的茶區之一,蘇東坡曾給此茶以很高評價:「淮南茶,信陽第一,色、香、味俱美,品不在浙閩以下。」外形挺秀,遍佈茸毛,有緊、細、直、圓、光之說,因而取名毛尖。沖泡信陽毛尖,茶湯清亮,滋味鮮醇,還有一種熟板栗的香氣。
  • 錢若水是北宋大臣,為人正直,有膽識,後被提拔為樞密院副使。北宋司馬光在《涑水紀聞》和李元綱在《厚德錄》中,都記載了錢若水於宋太宗時期因仗義執言而救了三個官員的事情。
  • 飄然塵外,一潔如斯,她是一株淡雅超然的凌波水仙;欲飛還歇、徘徊空階,她也是一隻漂泊半生的秋日殘蝶。
  • 在中國古代,民間一直流傳著「不為良相,便為良醫」的說法。這話在學儒之人中頗為流行。因古代的儒學與醫學皆源於上古之道,於是儒生與醫生所承擔的入世使命便有了相通之處。
  • 清代這位出身江南書香門第的小女孩──沈善寶,不僅能詩擅畫,甚至能用書畫換取錢財,承擔養家的重任。她不僅是神童,更是才華與擔當兼備的傳奇女生。
  • 明清時期,江南才女如群星閃耀。其中有一位傳奇閨秀席氏女,因擅長畫蘭而以「佩蘭」為號。她不僅能教丈夫寫詩,雙雙結為人間詩侶;而且驚世駭俗,成為「乾隆三大家」之首袁枚最推崇的女弟子。 席佩蘭,本名蕊珠,字韻芬,又號道華。她生於常熟望族,祖上世代為官,亦多文人雅士。她的祖父是大詩人吳偉業的外孫,有詩集四卷;兩位姑姑皆是閨秀詩人,二姑姑席仲田更有兩卷《綠窗小詠》,是家族引以為傲的才女。席佩蘭八九歲時,便熟讀《詩經》,以姑姑們為榜樣,鑽研詩藝,積澱了文思敏捷、辭令嫻雅的才華。
  • 明清之交的江南無錫,既有粱溪回流、蠡湖煙波之風光,也有名流薈萃、詩賦鼎盛之風流。這片吳中繁華之鄉,在閨秀文學盛況空前的時代,也孕育了一位以詩詞傳世的才女——顧貞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