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灣的健保制度雖遇挑戰 仍受各國欽羨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0月26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二十六日電)美國以「健保烏托邦」報導台灣健保制度造福無數,但挑戰就在眼前;中央健保局總經理張鴻仁認為,這是美國見台灣全民健保實施九年多,保費只調百分之七,對保費低廉覺得不可思議,在未來一年半,全民健保勉可維持財務平衡,但未來健保該如何經營下去,需要全民建立共識。

張鴻仁今天接受中央社記者專訪時指出,上週他接受美國廣播公司(ABC)的專訪後,認為站在美國人的立場來看待台灣全民健保,以「烏托邦」來比喻,是對台灣全民健保制度的溢美之辭。

張鴻仁指出,美國沒有全民健保,只有大大小小的保險機構承辦健康保險,最近三年每年所調漲的保費幅度,每次都超過一成,到了明年,估計仍有四千三百萬人沒有納保。

反觀台灣,從一九九五年迄今,只在去年九月調漲保費一次,漲幅為百分之七,保費相當低廉,卻什麼病都能看,也不必等上好幾個月才輪到看病,以美國人來看,當然會覺得不可思議。

張鴻仁指出,美國每人每年單單是保險的行政費用是一千一百美元,這一千一百美元拿來給台灣人用,正好是每人每年所有的醫療開銷,包括了健保以及自費醫療開銷,醫療費用便宜,自然引起其他國家的欽羨。

不過,張鴻仁也承認,台灣的全民健保制度確實有問題,去年調整健保費率及部分負擔項目,暫時紓解了健保安全準備金破底的燃眉之急,但是再過一年半,健保的財務危機,會再度發生。

前次調漲健保費率,就引起在野黨聯手反彈,下一次若再提調漲案,或是修正健保制度,是否能強渡關山仍是未定之數,這就是美國人認為台灣政府經營健保所面臨的挑戰。

展望明年景氣復甦,以及香菸健康福利捐提高,健保保費收入可望增加;不過,健保的進帳是落後指標,大約要等到景氣復甦半年後,才看得到健保保費收入增加,但整體而言,幅度不大,助益有限。

張鴻仁解釋,台灣已經是人口老化最快的國家,醫療支出持續成長,是擋不住的趨勢,但是幸好台灣的健保保費,還有各種支付制度抑制健保費用成長,也就是,台灣比起其他人口老化又實施全民健保的國家,例如日本,擁有更多的子彈撐較久的時間。

健保實施以來,民眾滿意度年年都在七成左右,對於未來健保的改革方向,有人主張保大(病)不保小(病)、(門診)藥費自行付擔,還有人主張健保辦得太爛,乾脆廢除健保。

對於「健保該不該廢」、「該怎麼辦下去」這個問題是否做為公投議題,前衛生署長李明亮曾說,沒有一個政黨敢廢掉健保,張鴻仁則表示,改革健保的聲浪始終不斷,但即便是改革派也沒有共識。

各種反對健保現制的意見,和滿意現行健保制度的意見,呈五比七,也就是大多數人是贊成現行健保制度的,問題就在於人口老化、民眾要求更高品質的醫療需求。

張鴻仁指出,十多年前,加拿大的全民健保制度滿意度達到八成,而今滑落到三成,加拿大的民眾無法忍受漫長的看病等待期,寧可出國到美國治病;英國已實施健保二十多年,今天失去人心,首相布萊爾要以五百億英磅改善健保沈痾,這兩個國家的健保制度相仿,過去的壞年頭,政府因為經濟因素,公部門對健保的投資縮減,進而影響健保導致民怨四起。在公營健保和私營健保之間,各有利弊得失,政府願意投資多少在健保,民眾又願意花多少錢買健保,這已經超過執行單位中央健保局所能掌控的範圍,因此,張鴻仁說,這真的需要大家來討論建立共識。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