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復健運動 也能減輕暈車症狀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10月27日訊】(自由時報記者王昶閔╱台北報導)近來秋意漸濃,是出遊的好天氣,不過旅途中暈車可就掃興了,除服用暈車藥外,配合簡單的復健運動,也可減輕暈車所帶來的困擾。

 台北馬偕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林鴻清表示,暈車屬動暈症,是視覺訊息與內耳訊息不一致引起,與個人體質也有關係,若途中行經彎曲道路,乘客暈車機率更高。

 林鴻清指出,視覺、本體感覺、內耳前庭是人體平衡的三大要素,人自出生以來,三個系統間的互動,便不斷被整合儲存在腦幹的資料中心,當三個系統無法協調,就會出現「頭暈」或「眩暈」症狀。

 同樣在車上,為何暈車的總是後座的乘客,不管路況再曲折、再顛簸,駕駛卻總安然無恙?這與暈車的成因有關。

 他舉例,如果車子向右轉時,後座乘客的內耳感受到右轉的變化,但視覺卻不若前座駕駛較能察覺右轉時的景物變化,當兩種訊息不一致,就可能造成腦部資料庫的混亂,引發暈車,若症狀只是頭昏腦脹、眼花撩亂就是「頭暈」,但若發現四周天旋地轉,合併噁心、嘔吐,就是「眩暈」。

 為什麼同樣坐在後座,當大人又暈又吐,小嬰兒卻很少受到影響?林鴻清說,這是因為小嬰兒的平衡機制尚未發展完全,所以較少有訊息衝突的問題,等逐漸長大後,才會知道暈車為何物。

 因此,體質容易暈車者,就應儘量坐在前座,後座乘客可設法減少頭部搖晃震盪,如以ㄇ字型靠墊加強固定,當然服用暈車藥也有助預防,不過小朋友吃暈車藥應經醫師指示,而除了吃藥,一些治療眩暈的復健運動,也可降低暈車的影響。

 林鴻清挑了其中三個簡單動作,便於民眾DIY。

 一、眼球先朝上下左右活動,之後將食指置於眼前,雙眼注視指尖,同時將食指由遠向近移動。

 二、將頭往前、後、左、右移動,速度由慢到快,然後閉上眼睛重複作。

 三、站在椅子上,閉上眼睛在原地轉一圈,轉動過程中,可嘗試持一顆大球在兩手間互傳。

 這些動作不但可減輕暈車症狀,一般眩暈患者經醫師診斷是前庭神經炎引起或罹患視覺性眩暈,這也是很好的復健運動。(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健康1+1】五代中醫:絲瓜的獨特用法
中醫師:亂吃營養補充品 花錢又傷身
枕頭套比馬桶還髒?微生物專家告訴你該多久洗一次
殺菌除蟎 床單該怎麼洗?生物學家教你4技巧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