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香《聖母升天》

史柯 整理
font print 人氣: 45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0月6日訊】提香《聖母升天》

在《啟示錄》中記載:“天上出現了大異兆,有一個女子身披太陽,腳踏月亮,在她頭上,帶著十二顆的冠冕。”對《啟示錄》的毒龍(魔鬼)與女人及其子戰鬥的情形,聖徒們認為這個女人就是瑪利亞,所說的戰鬥是指魔鬼與天主子民間的鬥爭。

聖母瑪麗亞就是耶穌的母親。據《聖經新約》,在耶穌的傳教過程中,瑪利亞只是在幾個關鍵場合出現過,包括耶穌為人受難的十字架下。在那以後,她在聖徒聖約翰的陪同下來到了土耳其的以弗所,在此度過餘生。瑪利亞在入眠般去世的時候,神情安詳,有彩雲出現;那一刻有天使來報信,向天地宣告聖母的歸來,三天後瑪利亞攜帶肉身重回天國。這就是聖母升天。

這一件事對中世紀和文藝複興時期的廣大藝術家們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出現了眾多的作品描繪天使報喜的情景,即飛來一位天使,宣告瑪利亞即將回歸天國。這和耶穌降生的天使報喜不同,是由天使米迦勒手執象徵殉教的棕櫚—而不是由天使加百列手執象徵純潔的百合—來宣告這一喜訊。

關于這一場景的油畫,最著名的作品是義大利著名畫家提香(Titian, 1487-1576年)於1516-1518年受各方的委託,在義大利威尼斯的弗拉裏聖母院創作的祭壇畫–《聖母升天》(The Assumption)。這幅作品的規格是690×360釐米。現藏於威尼斯弗拉裏教堂。

畫中紅色豐潤、綠色莊重、黃色瑰麗。這是一幅氣勢恢宏、華麗輝煌的巨大壁畫,描繪了聖母升天的神聖瞬間:站在地面上的是目睹奇跡感到無比驚異的聖徒們,仰天歡送聖母,動作不一但神情卻是一致的虔誠。中間是淩空而起的紅衣的聖母,被一群天使們簇引著。上方是有天使相隨的上帝。這是提香早期作品,構圖莊嚴,描繪真實細膩。

表現這一題材的還有柯勒喬在1526-1530年間創作的作品,卡拉瓦喬在1605-1606年間創作的祭壇畫,現藏巴黎盧浮宮。

【正見網】(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岩間聖母》(189.5X119.5釐米 )由文藝復興時期意大利著名畫家達﹒芬奇所畫,現藏倫敦國立美術館。此畫是畫家為米蘭的聖弗朗切斯科教堂的一間禮拜堂作的祭壇畫。
  • 春天蒞臨紐約!摩根圖書館和博物館(The Morgan Library & Museum)推出波特小姐的精彩特展:「碧雅翠絲‧波特:擁抱大自」(Beatrix Potter: Drawn to Nature)。波特小姐是廣受大眾喜愛的《彼得兔的故事》(The Tale of Peter Rabbit)還有其它兒童讀物的作家和插畫家。
  • 卡拉瓦喬的《老千》有巨大的影響力,激盪出無數件類似的版本;歐洲的藝術家複製了三十餘件作品。然而,20世紀大部分時間大家都不知道卡拉瓦喬的原作收藏在哪。一直到1987年才重新在歐洲的私人收藏中出現。
  • 「落竹三千, 成就一畝茶。」古人以竹自許君子品德,今人以竹製焙籠泡出一壺好茶,竹子的清香增添茶湯的甘甜,此間一件件竹編器具透過竹編師傅落款標記,成了審美的主體,傳世千古的好手藝。
  • 老子《道德經》說道:「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
  • 墨竹是文人畫重要的題材之一,竹可言志,也可以寄情,一方面也體現士大夫的人格操守。文同是北宋畫墨竹首屈一指的人物,人稱「湖州派」。對後世墨竹發展影響極大。他的表弟蘇軾亦曾為其寫過許多首題畫詩。今天我們就從文同最出色的、最引人注目的《墨竹圖》來看看,這幅畫為何讓人過目難忘?
  • 我在《胡筆標準:千百年來第一人,創造出毛筆的標準》〈自序〉曾提及,年輕時拚搏事業,每天工作十六小時都不覺苦,一直到了五十歲生日,朋友送我一盆松樹盆栽,欣賞之餘,驀然驚覺人生已過了一半,該是放下腳步,開始修護保養身體的時候了。
  • 霍爾班以肖像畫聞名於後世,但如同所有的文藝復興畫家,霍爾班是以宗教題材開始他的職業生涯的。霍爾班在巴賽爾的主要作品是宗教畫,這些早期作品顯示出來自丟勒、格呂內瓦爾德和巴爾登格里恩(Hans Baldung Grien)等德國畫家的影響。
  • 菲利普‧利皮(Fra Filippo Lippi)的作品《女子與窗扉邊的男子肖像》是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繪畫和整個歐洲藝術的里程碑。在意大利肖像畫領域裡,它擁有好幾個第一:第一幅意大利雙人肖像畫、第一幅描繪室內場景的肖像人物,也是第一幅背景是風景的繪畫風格。
  • 揚‧范‧海瑟姆(Jan van Huysum)是位出了名的神祕隱居型藝術家(1682─1749年),也是公認18世紀最傑出的荷蘭靜物花卉畫家。他的作品因想像力豐富、具奢華感、色彩飽滿、紋理細緻,以及高度細緻的寫實而倍受尊崇。這些成就的關鍵在於揚‧范‧海瑟姆謹慎且不怕麻煩地在畫布上一層又一層地塗上薄釉彩的技巧。儘管許多人試圖模仿,但同時代的畫家都沒有辦法做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