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冬至食俗

人氣 3
標籤:

【大紀元訊】11月7日(農曆十月初三)立冬;12月22日(農曆十一月十九)冬至。立冬的意思:立是建始;冬,終也,萬物收藏。立冬後46天,「中藏之氣,至此而極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至,不是「到」的意思,而是「至極」意,俗話說到頭兒了。

  古人有在立冬看氣象、卜冷暖的說法,如「立冬晴,一冬凌(嚴寒意)」;「立冬陰(陰雨),一冬溫(暖冬)」。從立冬起,「水始冰,地始凍」。而到了冬至,則陽生,即陽光直射位置向北部移動。老天津衛說:「冬至起,一天長一抄。」意為白天漸長。

  在食俗方面,《天津衛志》和《天津縣誌》,對立冬沒有說法;對冬至,則說是「食餛飩,繪消寒圖」。而在民間,特別是河東水西「老天津衛」聚居地,立冬則有吃倭瓜餃子的風俗。

  立冬時,到市場買倭瓜,已很稀見。這種倭瓜是夏天買的,存在小屋裡或窗台上,經過長時間糖化,做餃子餡,味道既同大白菜有異,也與夏天的倭瓜餡不同,還要蘸醋加爛蒜吃,才算別有一番滋味。

  立冬為甚麼吃餃子?因中國以農立國,很重視二十四節氣,「節」者,草木新的生長點也。秋收冬藏,這一天,改善一下生活,就選擇了「好吃不過餃子」,這是從農耕社會風俗理解的。同時,古代認為瓜代表結實,所以《禮記》中有「食瓜亦祭先也」的說法。

  冬至,中國古有「冬至節」的風俗。冬至也叫「過小年」,百官向皇帝朝賀,民間互相拜賀、宴請。普通百姓則食餛飩,象徵咬破混沌天地,迎來新生。天津人則吃「冬至面」,謂麵條長長,祝白晝一天天長了。

  中國的節氣是農耕風俗的載體,歷史過去了,留下的是文化。節令風俗實際是農俗文化(食俗也是其中之一)。在現代生活中雖然已無實際意義,但增添了生活情趣。美國有的節日,就以南瓜或玉米為祝賀內容,遊行於現代化的紐約街頭。

  (附記:倭瓜,在辭書上異名很多,如窩瓜、番瓜、飯瓜;《現代漢語詞典》「南瓜」條亦稱北瓜。)

──轉自《世華網》(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龍年趣談 屬龍的人到這個國家生肖變蝸牛
鹽水蜂炮名列全球10大慶典 起源竟跟瘟疫有關
恆春古城中元搶孤 「雨」神同行
端午節不立蛋 屏東佳冬立大西瓜祈福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