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一座永遠變化著的城市

人氣 1
標籤:

巴黎,法國首都。這是一座永遠變化著的城市,它不斷的在自我更新,給觀光者帶來更多的驚喜。
  
巴黎有雄偉壯觀、舉世聞名的凱旋門和埃菲爾鐵塔,有名聞遐邇的林蔭大道和充滿活力的小巷,有豐富的博物館和無法比擬的生活藝術。性格溫和的塞納河穿城而過,把巴黎分成左右兩岸,同時還形成了一座河心島——斯德島。


  
在埃菲爾鐵塔的下面是瑪爾斯練兵場——過去的一個軍事訓練場。往前是亞歷山大三世橋。這座橋以無比優雅的姿態橫臥在塞納河上,它是為1900年的萬國博覽會興建的。橋的轉角柱墩高15米,飛馬帕加索斯被希臘英雄柏勒洛豐制服的四座群雕令這些柱墩更顯巍峨壯觀。
  
榮軍院
  
在橋的另一端是榮軍廣場。它是18世紀初由建築師羅伯特-德-科特設計的,意在突出建於1670年的榮軍院的正面建築的恢宏氣勢。當年國王路易十四建造榮軍院的目的是收容戰爭傷殘士兵。
  
聖路易榮軍教堂是由年僅30歲的建築師朱爾-阿杜安-芒薩爾設計建造的。他為這座教堂設計了一個巨大的圓頂。教堂的建造工作開始於1679年,27年後才得以完成。在1989年的維修中,10名鍍金工人用傳統的方式,使用了多達555000片金箔將它的穹頂裝修一新。
  
當時的政權要求阿杜安-芒薩爾設計的這座教堂要做到國王和士兵既能夠同時聽彌撒,同時又要按照當時的禮節從不同的大門進入教堂。這位年輕的建築師十分巧妙地把皇家教堂榮軍圓頂教堂與稱為退伍兵教堂的士兵教堂連結在一起。
  
1840年,國王路易-菲利普決定把拿破侖一世的遺體移葬到榮軍院的紅斑岩大理石墓中。1815年,拿破侖在滑鐵盧兵敗英國之後,這位法國皇帝被流放到聖赫勒拿島,6年以後死在那裏。移葬拿破侖一世的遺骨時舉行了場面盛大的儀式。
  
榮軍院的軍事博物館裡主要展出軍事技術的演進以及從史前到當今的軍事歷史,展館內共有50萬件展品,其中就包括拿破侖一世的士兵們使用的盔甲。在這座建築裡還有一個立體地圖博物館,它收藏了用於軍事戰略研究的許多城市和要塞的立體模型圖,別具一格。軍事博物館裡的某些收藏品是獨一無二的,例如16世紀的盔甲,還有亨利四世身穿戎裝騎馬用的盔甲。
  
香榭麗捨大街
  
許多人認為香榭麗捨大街是世界上最漂亮的大道。國王路易十四修建這條大道最初想法是能夠沿著太陽的軌跡從日昇到日落都可以從這條大街前往杜伊勒裡宮。今天的香榭麗捨大街的佈局以及它的許多建築都始於20世紀初。
  
每年的7月14日法國巴士底日香榭麗捨大街就會擁滿如海的人群,巴黎人喜歡把香榭麗捨大街稱為田園大道。在這裡,辦公大樓,俱樂部,餐館,電影院等一應俱全,是一條充滿活力的大街。現在,世界各地的人們蜂擁而至,到這裡享受購物的樂趣。世界上的著名品牌都在這條大街上設有分店。
  
香榭麗捨大街也是法國舉行閱兵式的主要場所。
  
凱旋門

凱旋門


  
這座巨大建築高達45米,寬36米是拿破侖為了顯示自己軍隊的威武而修建的。這裡的群雕值得人們細細欣賞,特別是著名的《馬賽曲》雕塑。它是雕塑家呂德的作品,意在號召人民起來保家衛國。
  
凱旋門最初是由拿破侖一世下令修建的,這座建築1806年開始興建,直到30年後國王路易-菲利普當政時才完工。它很快就成為法國的象徵。1921年,無名戰士的骨灰被安放在凱旋門下。
  
在凱旋門頂上環顧四周,人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匯合在凱旋門下的12條大道成星狀散佈著。

(資料來源:世界旅遊網)(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中南客:中華民族面臨江曾聯盟生死挑戰(七)
法國硬漢演員尚雷諾獲席哈克頒發國家勳章
貝克抵達歐洲爭取各國寬免伊拉克債務
巴黎上演輕歌劇:當美國大兵受歡迎時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