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文廣:好鬥的毛澤東(下)

——寫於毛澤東生日110週年前夕

孫文廣

人氣 9
標籤:

【大紀元12月23日訊】前言:再過幾天就是毛澤東出生110週年(12月26日),進入12月,全國紀念毛澤東的活動已熱火朝天,郵局發行紀念郵票,每晚電視充滿毛澤東的「光輝形象」,幾十集的電視連續劇,有好幾部主角都是毛澤東,包括「延安頌」(40集),等等。

報紙上,網絡上,文章千篇一律歌頌偉大領袖毛澤東,不少人在網上表達了「誓死捍衛」的決心。有人貼了「誰反對毛主席我就和誰拚命」。

本人不想和人拚命,只是寫點對毛澤東的不同看法,如有錯誤,也望明白人指正。前面寫了三篇「不跟毛澤東學」打頭文章,這篇可作第四篇。篇名也可為「不跟毛澤東學好斗」。

毛澤東在共產黨內的「極左」立場,自然和某些人的意見牴觸,黨內、外有些人與他意見相左,凡有所表示者,都被他視為「右傾」「右派」。加以批判、鬥爭。

*毛澤東與右傾機會主義做鬥爭**

陳獨秀就曾抵制過毛澤東的錯誤,引來毛澤東的反抗。毛澤東說:「我開始對陳獨秀的右傾機會主義路線政策持不同意見。我們逐漸分道揚鑣了,但是我們之間的鬥爭一直要到1927年才達到頂點。」

毛澤東認為陳獨秀:「壓制所有反對意見,奉行右傾機會主義的小資產階級政策。對於當時黨的政策,特別是有關農民運動的政策,我非常不滿意。我今天認為,如果當時更徹底地把農民運動組織和武裝起來,開展對地主的階級鬥爭,那麼,蘇維埃就會更早並更有力地在全國發展起來。」——見《毛澤東自述》P50、P51

後來在毛澤東等人的極力反對下,1927年8月7日,撤消了陳獨秀的總書記職務,毛澤東被派到長沙去組織農民暴動,毛澤東提出的綱領要求「沒收大地主以及中小地主的財產」,「組織工農革命軍」、「組織蘇維埃」,從此之後,共產黨走上了公開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

毛澤東和「右傾機會主義」的鬥爭還表現在抗日戰爭之中。1937年共產黨與國民黨蔣介石實行合作抗日,毛澤東極力與蔣介石領導的中央政府對抗。

王明當時有軍隊國家化,實現多黨制,服從蔣介石為首的中央政府統一領導的想法,這實際上是法國、意大利共產黨後來所走的道路。

毛澤東的主張是極力保存實力,不與日軍正面衝突,強調敵後游擊戰的作戰方面。

王明說:「我們相信沒有統一的正規國防軍隊決不能戰勝日本帝國主義,現在大家都在喊游擊戰,好像有了游擊戰甚麼都不成問題似的,其實單游擊戰,沒有與正規軍隊配合,是不能有決定作用的,將來與日本帝國主義最後決戰必須是強有力的正規軍。」——見《王明傳》P204

當時毛澤東領導的「邊區」是不准國民黨和其他黨派活動的,實際上是一黨專政,對此王明提出:「邊區政府要開放黨禁,允許國民黨的公開活動,現在特區不允許國民黨活動是不好的。要統一的中央政府,擁護中央政府。」—見《王明傳》P206

王明的這些想法,不附合毛澤東在抗日戰爭奪取政權的思想,因此一律被毛澤東批判為「右傾」。

毛澤東與「右傾」作鬥爭,還一直延續到1949年建國之後,如在「土改」中,毛澤東主張要關一批,殺一批,要對地主開批鬥會。當時葉劍英在廣東省,主張少用暴力,於是被批判為「和平土改」,「右傾」。

1956年,按毛澤東的意見,要儘快實現時社會主義改造,即將農民的土地急劇地改為公有,將「資東家」的生產資料儘快收歸國有。

當時的鄧子恢(中央委員,曾任農村工作部長,任國務院副總理。)對此事貫徹不力,進展不快。於是被毛澤東批為「右傾」,說他是小腳女人。從關鍵崗位上撤了下來,1965年免去國務院副總理職務。

陳雲和周恩來反冒進,也遭到毛澤東批評,說他們「右傾」。說周恩來距離「右派」只有50米遠了。

1962年劉少奇糾正「反右傾」和「大躍進」的錯誤。在「文革」一開始毛澤東就在「我的一張大字報」批判劉少奇「1962年的右傾」。

1964年,劉少奇在「四清」中的活動被毛澤東批為「形左實右」。

1974年,批判林彪,周恩來要批林彪的「極左」,不久毛澤東就說林彪是「極右」,不是「極左」。

於是全國又批判林彪的「極右」。

1975年毛澤東批鄧小平「右傾」翻案,一直到毛死。

總結毛澤東在共產黨內55年的活動,們可以看到一個奇怪的現象,凡是被毛澤東反過「右傾」的人,都是一些在共產黨內比較理智、比較尊重現實,或者比較正確的一些人。但是這些人都成了毛澤東「鬥爭」的對象。

在政治上,毛澤東有過無數次「反右」的記錄,但是竟沒有一次是反左的。,為甚麼毛澤東自入共產黨,直到死於任上,在政治上都只「反右」,不反左呢?其實很簡單,在漫長的歷史時期中,毛澤東在共產黨內都是一個極左派的領袖。*毛澤東與資產階級做鬥爭**

為了打敗蔣介石,毛澤東要拉攏民族資產階級。完成了「土改」之後毛澤東就逐步把「資產階級」作為鬥爭的主要對象。

1952年,開展「三反」「五反」運動,那場運動是針對「資產階級」的,七斗、八斗,從此以後「資本家」算是徹底被搞臭了。

1954年批判資產階級文藝思想,批判俞平伯的資產階級文藝觀。

1955年,他號召批判胡適資產階級反動思想,發動寫了200多萬字的批判文章。

1957「反資產階級右派」。把55萬知識份子打成「右派,壓制22年。」

1959年批判彭德懷也掛上「資產階級」。

1966年開始的「文革」十餘年的「斗、批、改」更全是對著「資產階級」的「代表人」、「資產階級」的文化和意識形態。

1975年批鄧也是批他的復辟「資本主義」。

都是批「資產階級」,是為了消滅私有制,也是為了「社會主義革命」。

在國際上,毛澤東也是與大資產階級的代表「美帝國主義」作鬥爭,與代表資產階級利益的「蘇修」作鬥爭

*毛澤東與「反革命」做鬥爭**

毛澤東與「反革命」鬥爭也是貫穿他一生的「業績」,早年他在農村,凡是反對「斗地主」的人都是「反革命」,蔣介石當然是「反革命」。

取得政權之後,更有「鎮壓反革命運動」,「肅清反革命運動」。「反革命」不但有「歷史的」,更有「現行的」。

建國後凡是對黨和國家領導人,對現行政策流露出不滿的都可以定為「現行反革命」,處死之人無計其數。

1967年公安部制定了一個「公安六條」,規定凡是反對毛澤東,林彪的都是「現行反革命」,全國不知殺了多少人,不知判了多少人,本人在1978年判刑的罪名就是「現行反革命」。

毛澤東可能認為單個抓「反革命」不過癮,於是又抓「反革命集團」,五十年代有胡風「反革命集團」,後來有「彭、羅、陸、楊反革命集團」、「劉少奇反革命集團」,「林彪反革命集團」……。這是全國性的,上行下傚,省一級,縣一級,大學,也抓「反革命集團」。「文革」中,我所在的山東大學物理系還抓了一個「反革命小集團」,逼得一個學生跳井自殺。

抓「集團」對毛澤東打擊異己,鎮壓反對意見,是一個更為簡便和快捷的方法。只要定了「集團」凡是參與者,同情者,支持者,知情不報者,都可以羅織定罪。

後來毛澤東把他的「階級敵人」、「鬥爭對像」歸結為「地、富、反、壞、右」。

現在回顧毛澤東的一生,自從他加入中共,就以領導「階級鬥爭」為已任,五十年中,他所領導的國內戰爭和運動給中國民眾帶來無窮的災難,他的「鬥爭哲學」深刻地影響著中國的文化和國民性格,在他死後26年,我們應該認真面對歷史,總結經驗教訓,而不應該對他一味的歌功頌德,不應該步他後塵,給中國製造災難。

2003年12月22日於山東大學@(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孫文廣:不跟毛澤東學慷慨
孫文廣:評江澤民的「民主論」
孫文廣:不忘大學生劉荻
孫文廣:支持石三村村民維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