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透視:年末掀起清欠風暴

BBC中國事務特約撰稿人 江迅

標籤:

【大紀元12月30日訊】熊德明是誰?家住重慶市雲陽縣人和鎮龍泉村十組農婦,是她打破「對上只說好話」的規矩,當面向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壯膽放實言,一句「我丈夫的2240元(人民幣)工錢被拖欠」,竟掀起中國大陸年末的清欠風暴。

今年十月二十四日,溫家寶到了重慶雲陽,半路突然執意下車,走下山路,隨意來到一家農舍,與熊德明等鄉民交談一個小時。臨走時,溫家寶問家人有沒有外出打工,有沒有拿不到工錢的。熊德明靦腆地開口說,農民收入主要靠打工,村裡勞力大多在雲陽新縣城建築工地,她丈夫2000多元工錢已經被拖欠一年。溫家寶聽後,問包工頭是誰,有沒有欠條,縣長是誰。熊德明回答,沒有欠條,農村打工沒寫欠條的習慣,縣長只是在電視裡見過,不知是誰。

敢說話的女子

當晚十一點,她拿到了被拖欠的2240元工資,她哭了。當時她家裏已經沒錢了,買豬飼料買煤的錢也是問人借的。溫家寶離開她家後,家人和鄉鄰還擔心,她向總理反映問題,地方上會不會找她麻煩。

農民進縣城打工遭欠薪,不是都像熊德明那麼幸運,總理過問的解決了,總理沒過問的誰來解決。熊德明要回工錢的消息傳出後,眾多鄉民翻山越嶺跑到她家,請她幫忙討要債務,據熊德明說,「足足有幾百人來找過我,其中有的工錢被拖欠了十年」。

熊德明走紅了。中央電視台邀請她作客「新聞會客廳」。她平生第一次坐飛機,第一次去北京。前不久,她又獲選中央電視台2003年中國經濟人物候選人之一,與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龍永圖、網易創始人丁磊、微軟公司副總裁陳永正等二十二名叱吒中國的經濟精英並駕齊驅。這是該項評選舉報四屆以來首次有「扛鋤頭」的農民亮相。

按理說,熊德明應該是全中國大陸最不怕被拖欠工資的人了,但她對筆者說,她家人還是不敢打工,還是擔心被拖欠,「總理不可能常常來這小山村,總理也不可能總是幫我們去追債,以後打工再拿不到工錢,我仍然不知道該怎麼辦。我整天接受記者採訪,接待四面八方來找我幫忙討債的鄉鄰,家的豬誰幫我餵,家的田誰幫我種?」

溫家寶為民工追討回欠薪,也不是那麼容易的。前不久,323國道廣東韶關乳源段工程拖欠民工工資事件,引起溫家寶和廣東省省長黃華華關注,他們對這起歷時八年、涉及670多民工工資1300萬元人民幣的欠薪事件作出批示,要求儘快解決。這一工程與乳源縣政府和廣西梧州、深圳兩家公司有關,三方對施工資金問題各有說法,民工的資金就被拖欠了。這條公路修好都有八年多了,670民工在長達八年的追債生涯中,有的變賣家產,有的無錢治病而客死他鄉,有的不堪經濟和精神的雙重重負而走上絕路。在溫家寶和黃華華批示後,韶關中級人民法院,幾番查核調解,最後下達通知,12月20日前兌付民工工資,但到了23日還有900多萬元欠薪沒有到民工手裡。

目前,中國大陸進城務工人員已達9400萬人,專家預計今後十年從農村轉移到城鎮的人口總量將達1.76億人,當前農民打工收入已佔家庭收入的四成三。他們懷著美夢來到城市,幹著城裡最髒最累而薪資最微薄的工作。據北京全國總工會透露,目前民工被拖欠的工資估計在1000億元人民幣,拖欠工資現象大多是建築施工和餐飲服務領域,建築施工企業占拖欠民工工資案件的七成。

弱勢群體

拖欠民工工資的原因,主要是相關制度的不完善,建築行業運作的不規範,當然,民工維權意識薄弱,沒有簽訂勞動合同也是原因之一。不過,民工維權確實也難,因為在整個協議形成和履行過程中,民工始終處於弱勢地位,不能平等對話。簽不到正規合同,但飯還得吃。

在西安打工的44歲孫武勝被多次欠薪後,開始自學法律打官司,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目前已打了40場官司,討回自己8萬元人民幣工錢,還替工友追回10多萬元「血汗錢」。然而,45歲南京陽傘廠女工李成英向上級勞動部門舉報廠裡欠她工資1000元,工資討回,她卻竟然立即遭工廠解僱。

臨近除夕,就想起年輕時「認識」的楊白勞,他是電影、歌劇、芭蕾舞劇《白毛女》裡被壓迫剝削的農民形象受人同情。近年,常有年輕學生和城市「小資」、「波波族」不理解地問﹕「欠債應當還,怎麼可以躲債呢?」「這戲竟然還要去外國演,外國人看不懂,中國人為甚麼同情躲債的?」當年是農民躲地主的「債」,如今卻是企業主躲民工的債。

熊德明的錢是總理溫家寶催討回來的,不禁要問,這之前那些縣城官員是否知道拖欠民工工資的事呢?「執政為民」的理念體現在哪兒呢?在總理溫家寶面前,那個縣的縣官們是否坐立不安、滿臉羞愧呢?這些官員應當深刻反省,甚至引咎辭職。

轉載12月29日BBC(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徽州四雕之磚雕
危險的傾向:國家誣陷—透視鄭恩寵與孫大午案件
徽州四雕之石雕
「徽州四雕」之木雕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