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教不如身教 環保從自身做起

淑銘  
font print 人氣: 9
【字號】    
   標籤: tags: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3月12日訊】我不是教育學家,但個人認為要教育好下一代,不僅僅是學校的責任、社會的責任,更是為人父、為人母者的共同責任。因為父母可說是小孩第一先接觸的模仿對象,為人父母者的一言一行對孩童的思想、言行影響甚鉅。

孩童是最天真無邪、最純真的,他們就像一張白紙、一塊海綿一樣,當你給他加上什麼、畫上什麼,他就接收什麼,給他灌輸什麼,他就裝進什麼,他們沒有分辨好與壞的能力,只是從身邊週遭的外在環境不斷地吸收,因此為人父母的不能不謹言慎行。

日前,每當假日帶著三個兒女去河濱小公園玩耍騎腳踏車,我們總會隨手帶著垃圾袋及鐵夾子,全家樂融融的先做起環保工作—撿垃圾,把四週的環境先行整理一番,這雖只是個小舉動,對我而言卻也隱藏著多層意義:

(一)、說句笑話:有人的地方就有垃圾,這話雖然有諷刺的意味,也確實如此,因而讓這幾個小朋友整理起來有相當的成就感。

(二)、現代人常說的親子教育,這不就是最具體的例子嗎?不花錢,又可聯絡親子間的感情,又富有正面教育意義,讓「環保從自身做起」不再是一句口號而已。

(三)、從環境衛生方面來認識,垃圾滿地不但影響公園景觀又易滋生蚊蟲、病菌,影響生活品質,對人體健康亦有不良影響。早晨公園裡運動的人不都希望能呼吸到新鮮自然的空氣?這群環保小尖兵可說是日行一善。

(四)、從道德方面來說,人人自掃門前雪的自私觀念日漸深厚。殊不知每亂丟一件垃圾就是做了一件失德的事;相反的,每撿一件垃圾就是做了一件積德的事,一個人福份的大小可是看他積了多少德決定的。

如果人相信舉頭三尺有神明,相信人幹什麼事都有神看著,相信做好事有好報、做壞事有惡報,那麼,做任何事情就會三思,社會也就不會有這種亂象。坐而言不如起而行。我們在課堂上都曾學到不能隨地亂丟紙屑、隨地吐痰,要樂於幫助別人,大家也都這樣教育著自己的小孩,但若自己一個不經心的小動作抵觸了這些道德規範,就可能影響孩童天真的思想。

因此,不要一味地要求孩子如何如何的做,而是要求我們自己的言教與身教一致。在現代繁忙的工商社會裡,為人父母的為了工作、為了家計、為了有更好的生活品質、為了有更充實的物質生活,忙忙碌碌的日復一日努力工作,雖然贏得了錢財、權利、地位,卻往往忽略了子女的教育及他們內心真正想擁有的,進而造成社會的種種問題。教育並不單是學校的事、老師的工作,亦需要家長們辛勤的耕耘。◇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早年從馮君木學古典文學,從吳昌碩學書法篆刻。歷任浙江大學中文系教授,省博物館名譽館長,浙江美術學院終身教授,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名譽理事、顧問,浙江省書法家協會主席、名譽主席,西泠印社社長,西泠書畫院院長等職。
  • 由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主辦的2003年海外華裔青年暑期福爾摩莎營將於2003年7月1日至7月30日舉行﹐2月15日至3月31日接受報名。本次暑期營由世新大學終身教育學院承辦第一營﹐中國青年救國團承辦第二營。洛杉磯僑一中心和僑二中心備有報名手冊可供領取﹐歡迎海外華裔青年報名參加。
  • 美國佛州一位母親說,作為家長,她的職責就是做孩子的「啦啦隊長」,並拒絕成為他們的朋友或「直升機父母」,否則你將培養不出有韌性的孩子。
  • 漫無目的的育兒,是一件非常慌亂的事。有了孩子後的每一天,我們都要面對許多抉擇:替孩子準備什麼食物?找什麼學校?玩什麼運動?如果父母心無定性,總是猶豫不決或朝令夕改,家庭就會陷入各種混亂。
  • 絨毛玩具
    六歲之前還是處於自我為中心的時期,沒有所謂的「他我概念」,如果這時強迫孩子分享,其實是搶劫的行為,要讓孩子懂得「分享」,應該先滿足孩子的占有欲,然後藉由模仿、身教、品格教育,逐漸成形。
  • 很多媽媽問我,現在孩子精得很,挑戰叛逆的語言一堆,連很小的孩子都會挑戰權威,好難教!情緒就像一顆球,孩子丟出來,當爸媽的應該要適時轉化這些脾氣,千萬不要用情緒硬碰硬,不然過一陣子你就會在孩子身上發現自己的影子。
  • 當孩子表現得不如我們所預期,我們感到生氣,而對著孩子指責、批評、責罵或威脅……但我們如此反應,除了宣洩自己的情緒外,對孩子的幫助到底有多大?
  • 良好的親子溝通,可培養小孩願意訴說的習慣。(Shutterstock)
    不少父母師長總是摸不透:為何孩子老愛對立反抗?也常為這種行為的教育問題而犯愁。針對這類惱人的問題,臨床心理師釐清常見的教育迷思與誤區,並提供三招教養祕訣,指引如何有效經營良好互動,化解劍拔弩張的危機。
  • 誰都不想霸凌事件發生在孩子身上,但少年人遭遇霸凌的實際情況卻十分驚人。據美國國家教育統計中心(NCES)統計,僅2019年,就有超過20%的12至18歲美國學生報告稱在該學年遭受過校園欺凌,包括謠言中傷、取笑、辱罵或侮辱、推搡、絆倒、吐口水或威脅等。
  • 成功教育真的有規律可循嗎?虎媽教育法,是成功寶典,還是個騙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