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芳譜-女性的形象與才藝特展故宮亮相

中央社記者謝震南台北三十一日電

人氣 20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4月1日訊】展現中國歷代女性多元風貌的「群芳譜-女性的形象與才藝」特展,明天起在國立故宮博物院亮相。這項分為兩檔登場的特展,匯集「婦容」、「婦職」和「婦才」三大主題,呈現中國歷代女性的豐富面向。

五月中旬結束首檔展期之後,第二檔從五月十七日至六月二十五日。故宮的院藏書畫文物品中,以女性為描繪對象,或由女性創作的作品,質量相當可觀。從藝術鑑賞角度而言,不僅頗多精良的一時之選,再由內容分析,作品涉及的題材與能夠反映的層面也十分廣泛。

也因此,故宮這次特別規劃舉辦「群芳譜-女性的形象與才藝」特展,除了藉此呈現參展作品本身涵融的藝術美感,更期待透過三大分項主題,具體勾勒出中國古代婦女的豐富面向,進而探討、詮釋與女性攸關的課題。

以繪畫類作品為主軸,時代涵蓋西周至民國各具代表意義書法、織繡、器用和善本圖書、版畫的「群芳譜」特展,三大主題分別為「婦容─環肥燕瘦兩俱美」、「婦職─閨範與典範」、「婦才─從閨房到書房」。

女人天性愛美,加上「為悅己者容」思維的推波助瀾,整裝修容、追求外貌的姣好,變成女性生活的重要環節。不過,美的準繩卻非千古不移的定則。

諸如:唐人豐肥,宋人溫雅,明清文弱的流行時尚,透過唐〈宮樂圖〉、宋〈繡櫳曉鏡〉、仇英〈漢宮春曉〉、陳洪綬〈縹香〉、溥儒(紈扇仕女〉等作品,適足以反映不同時代女性美的典型。

「婦職─閨範與典範」主題單元的參展作品之中,李嵩〈市擔嬰戲〉、明〈麟趾圖〉、牟益〈擣衣圖〉、明〈乞巧圖〉、冷枚〈耕織圖〉,甚至清院本〈親蠶圖〉、〈棉花圖〉等作品,都不乏細膩且真實的描繪,正可據以捕捉古代婦女的生活具象。

除了概括呈現女性扮演的社會角色,第二主題單元也嘗試透過宋人〈女孝經〉與元人〈四孝圖〉等作品,揭示古代女子所服膺的孝道觀。副標取名「閨範與典範」,固有表彰女德之意,同時也具體反映了在男性價值觀主導下,傳統女性所揹負的歷史包袱。

第三主題單元的「婦才─從閨房到書房」,與歷代男性相比,儘管女性的創作數目差距懸殊,但絕不乏筆墨清麗,風格自具的佳構。

此次選展的女書家,例如:吳彩鸞(9世紀)、楊妹子(1162-1232)等,女畫家如管道昇(1262-1319)、曹妙清(14世紀下半)、仇珠(16世紀下半)、馬守真(1548-1604)、趙文俶(1595-1634)、陳書(1660 -1736)等,俱屬其中的翹楚。

至於女性從事詩文創作,成績同樣不遑多讓。從唐代的女詩人薛濤、魚玄機,到宋代的著名女詞人李清照、朱淑真等,筆下莫不情感真摯、意境嫻雅,以女性特有的細膩與婉約,佔居文壇的一席地位。本次特展,無論從展出品目或類型的角度,完全屬於一種宏觀角度的陳列方式。展品的時代,也涵蓋西周至民國時期,饒具代表意義的精品,故宮希望觀眾欣賞之餘,不僅可遙想歷代女性的風采,更能據以發掘新的研究課題。(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生活剪影-在故宮煉功的大法小弟子
巴西聖保羅將舉辦「中國文物展」
苦覓百年的樓蘭王陵剛被發現即遭盜
新疆羅布泊發現被盜墓群疑為古樓蘭王陵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