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全民測體溫抗SARS 

標籤:

【大紀元5月1日訊】(中央社記者吳顯申新加坡特稿)當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肆虐之際,在新加坡,測量體溫成了全國性的運動,以往的日常問候語:「你好嗎?」,廣泛地被「你的溫度還好嗎?」所取代。

由於SARS的症狀之一是突發高燒。在新加坡如果您的體溫超過攝氏三十七點五度,您將發現處於一個被孤立的境界,因為幾乎到處都在實施測量體溫,一旦超過這個警戒線,您最好看醫生,否則將處處碰壁,不受歡迎。

新加坡政府實施體溫的檢測範圍是全面的,遍及社會各個層面,目標是要做到「滴水不漏」。新加坡政府在面臨當前「建國以來最嚴峻的威脅」下,決定動用一切資源抗SARS,全民擁有溫度計即是全面對抗SARS蔓延的第一條戰線和利器。

新加坡政府將在今年六月之前,逐步分發溫度計給全國九十二萬戶家庭,屆時每個家庭都會獲配一支,並教導人民如何使用,讓人民在每天出門之前先測量體溫,以「對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負責」。

 此外,政府將撥款二百多萬美元,購買電子口腔溫度計和測溫貼條(FeverStripThermometers)給全國五十萬名中小學和高中生,讓他們每天早上上學前在家人的協助下測量體溫,如果體溫超過三十七點五度,就留在家中,並立刻看醫生。體溫正常的,回校後,在教師的指導下,每天自行測量體溫兩次,並把體溫記在本子上。如在校測出溫度超過標準者,也須立刻回家,並找醫生治療。學校的教職員、餐廳攤販、學校訪客,也需要參加這項每人每天測溫行動。

  新加坡教育部希望這項測溫措施,也能成為一個大型的公眾衛生教育活動,部長張志賢說,這是對抗SARS擴散,「盡早發現、盡早治療」的積極做法。

一支溫度計的價格大約是五美元。新加坡衛生部共訂購了一百萬支溫度計,估計得另外撥出五百七十多萬美元來實行這項全民計畫。除了溫度計之外,政府還將購買所需要的藥品、防護用品、口罩計和醫療設施。

目前,雖然政府還沒有開始分發溫度計到每一戶家庭,但已經有越來越多家庭自動意識到測量體溫的必要性,尤其是家中有年幼孩子的父母。包括政府最高領導人在內的資政李光耀、總理吳作棟,莫不隨身攜帶溫度計,為自己和家人,尤其是幼齡子女量體溫,幾乎已經成為他們每天必要的功課和大事。

教育部並沒有為十萬名幼稚園學生提供免費溫度計的計畫,但是也希望他們能實行同樣措施。政府將協助他們找商家接洽。

至於大專學生,教育部希望各校按各自的情況和環境,作出相應的措施。

 這項全國測體溫運動涵蓋的範圍還包括:–全國四萬多名計程車司機,每天到全島十七個檢查站測量體溫,只要他們的體溫正常,就能獲得健康標籤;

–全國四萬多名小販每天須量兩次體溫,並記錄在案,沒有發燒者可貼上貼紙,有發燒者須立刻求醫。政府人員將突擊檢查,如發現小販虛報或違例,可能被「吊銷執照」;

–海陸空的關卡採取全面為抵境和離境遊客實施由新加坡科學家開發的紅外線體溫測量器,測量體溫,體溫如超過攝氏三十七點五度,投影在電腦螢光幕上的人臉影像就會呈現紅色。被測出發燒者必須先獲得醫生證明無恙後才可離境,以確保他們沒有染上SARS。

  –星國一百多間酒店業者為所有員工測試體溫,並在體溫正常的員工身上貼上笑臉標籤。上面寫著「我沒有發燒」的字樣。其它實施同樣措施的還有:零售商如百貨公司;武裝部隊所有軍人,包括回營受訓的後備軍人和與新兵,除了量體溫外,還須申報健康情況;交通業者在前線服務的六千人,如計程車、巴士、地下鐵路等司機、車長和稽查員等。

新加坡人經常不願被外國人貼上「怕輸」的標籤,可是在SARS這項大敵當前,人人自危的危機意識下,他們在防範措施上,寧可做到過猶不及的「怕輸」。全民測量體溫抗SARS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全球芯片封裝龍頭日月光:將擴大美日墨產能
這些人為何長壽?專家:他們有九大力量
太空垃圾砸到美佛州民宅 屋主向NASA提告
【名家專欄】專家對人工智能革命的憂慮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