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SARS學到了什麼

人氣 5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5月14日訊】這一次SARS病毒肆虐,平面媒體長篇累牘的報導,電子媒體更是廿四小時不停的播報,讓人有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恐懼感。可是,我們只看到災難現場的報導,卻較少聽到或看到有關SARS起因、發展、傳染途徑、真正可行的對應之道等方面的周延分析。許多醫界的朋友坦承,這次SARS的恐怖,是在於對它完全不知道。

病毒、細菌絕處逢生

細菌和病毒由於體積很小,比較適合生存在高頻波動的環境中。如果是低頻的環境,它即使生存了也沒有足夠的活動能力危害宿主,宿主因而不易發病。這些年來由於科技發展,不斷創造出各種高頻波動的環境,適合細菌和病毒的生存,於是原本被抗生素殺得走投無路的細菌和病毒意外找到合適的避風港。

這個有利於細菌和病毒生長的環境是怎麼造成的?

距地表一百公里處有一個電離層。電離層對某些頻率以內的電磁波而言,有如一個金屬殼,大部分的電磁波碰到電離層就會反射回去。微波通訊就是利用這個原理,打行動電話時,會把手機的電磁波打到電離層後反射回來。六、七十年前,人類沒有微波通訊,地球的電離層是相當平靜的。但幾十年來,微波通訊技術日新月異,各式各樣的電磁波在電離層中衝撞,結果就把電離層不斷攪動而推向高頻的境界。

從以上兩點來看,地球的環境已經從原來的低頻偏向了高頻。這或許可以說明為什麼SARS疫情很快出現在世界各地。

這一次SARS肆虐的亞洲地區,像新加坡、香港、廣州、北京、台北等地,有一個共同的特性,就是高樓林立,這些高樓都是鋼筋水泥建成。一根根排列整齊的鋼筋,對電磁波而言就像一堵堵的牆般無法穿透,除非加裝強波器和中繼站。當電磁波被鋼鐵反射回來時,形成類似共振腔的狀態,就像微波爐。而且電在電線裡流動時,它的影響範圍比電線本身要大出不知多少倍。這麼一來,高樓的微波爐環境就比想像的要可怕多了。

SARS攻陷都市叢林

台灣經濟發展的結果,就是讓西部變成高樓林立的鋼筋水泥叢林。我們賴以安身立命的家園,卻是危險性十足的高頻微波爐。我們的健康仰賴醫院,可是醫院有各式各樣需要用高頻電磁波的醫療儀器,因此醫院的高頻環境就比一般家庭要高出許多。這一次SARS疫情使得許多醫院相繼失陷,極可能是因為醫院本身的密閉性及周遭充斥著的超高頻設備,在加乘作用之下就容易成為SARS攻陷的地方。

人體本身就是一個可充電的電瓶。我們吃下去的東西,經過消化和分解,很多變成帶電的粒子。電子是最不安定的,沿著身上的經絡從身體流向末梢,在尖端放電作用之下,低頻信息也就跟著溢出身體,高頻信息則留在身體之內。當高低頻的配比不正常時,也就是身上高頻波多的時候,細胞會顯得躁動不安,人就會感到疲倦。休息或睡覺的功能之一,就是把失去的低頻波從周遭的環境中吸回來。低頻波由於一起一伏需要較大的空間,因此有統整的作用,同時也讓電力混亂的細胞得以恢復正常。

身心平靜 保持低頻

我們的日常生活環境,理論上應該是以低頻波為主。而現代人在高頻環境中,則表現出體力、耐力、活力變差,對外界事物的認知範圍變狹窄。新竹市和雲林縣市長的抗爭,正是這種高頻波的具體表現。

以此看來,發明新的抗生素撲殺SARS終究治不了本。釜底抽薪之計是把高頻的環境改變成低頻的環境。

《黃帝內經》指出,上古之人可以長命百歲,其原因是人們過著「恬淡虛無」的生活。「恬淡」就是工作量不超出負荷,也不要有太多的掛慮和煩惱。「虛無」真正的意思是「虛靈」,也就是對周遭的人地事物有靈敏的知覺和好奇心。不僅如此,更要用善心來看外在的世界,讓身心狀態處在美好、純潔、光明、亮麗、祥和、安寧等的低頻長波的狀態。

要改善地球電離層與居家環境的高頻化無法立竿見影,唯有自己身心一直保持在低頻的狀態,是立即可以做到的。請有心維護自身健康的朋友,按照以上的建議去做,平安渡過這一次SARS瘟疫風暴。祝大家平安。(編按:本文有刪節)

(陳國鎮:東吳大學物理系教授、佛光生命所兼任教授
宋光宇:佛光人文社會學院生命學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轉自《台灣大紀元時報》(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研究發現中子星內或存在奇特超緻密物質
最適合大學生的14款2024年新車 日系車占8
NASA拍到年輕恆星正在改造RCW 7星雲
【名家專欄】如何保障互聯網自由?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