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需補充水分防止高血壓病發作

人氣 5
標籤:

【大紀元5月30日訊】醫學專家研究發現,上午9點至10點是高血壓病人發病高峰時刻。他們經過長期觀察分析,終于揭出謎底:原來這和飲水有關。

  水是維持人體一切生理活動,進行新陳代謝,諸如輸送養料、消化吸收、排除廢物等必要的物質。因此水在人體內是一种良好的溶劑,它能使很多物質溶于水,并加速化學反應而有利于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水的本身還是人體不可缺少的營養素,每种活細胞,每种活組織內部都有水的成分。由于體內水分分布均勻而又不斷循環,這可使身體保持恒溫。

  科學家指出,健康人每天需補充水1.5至2公斤。然而,人們的飲水不是很規律的。一般來說,人夜間很少有飲水習慣,而人體新陳代謝并未停止。水分從呼吸道、皮膚、大小便等不同渠道大量散失,使體內水分減少,導致血液濃縮,影響血液循環,使人發生頭暈、眼花、心悸。特別是患有高血壓、腦血管硬化的老年人,飲水過少,會促使血液粘度的增加,容易形成腦血栓。這种現象在上午9點至10點左右尤為常見。因為這類病人動脈多半已經發生粥樣硬化,血管狹窄,易使病人出現肢體麻木,乏力、甚至偏癱。

  防止高血壓病在9點至10點左右的高峰期發作,最有效的辦法是清晨補充水分,降低血液的粘稠度,有利于防止高血壓的發作。 @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老年人用降壓藥時應注意些什么問題
預防嬰兒期“腦出血”
常見的心身疾病
難治愈的婦科疾病终于好了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