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RS迫使中國大陸企業經營理念求新求變

標籤:

【大紀元6月6日報導】(中央社台北六日電)中國大陸爆發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疫情,不但改變大陸民眾生活,也嚴峻考驗大陸企業的經營方式和理念。一些企業面對SARS束手無策,不支倒地,但有更多的企業及時改變經營觀念,求新求變,經歷一場浩劫餘生。

新華社報導,SARS對餐飲、民航等行業衝擊最為嚴重,在SARS疫情最嚴重時,許多餐館、酒店閉門歇業,一些沒有關門的餐館也是門可羅雀,各航空公司也紛紛減少航班。然而,一些企業卻化整為零,調整經營方式,在突如其來的危機中積蓄力量。

中國飯店協會會長韓明一語道破,「在危機中,誰早調整,誰先活。」

報導說,在北京萬泉河路,老字號烤肉宛門口「餐具雙消毒」的牌子特別引人注目﹔在重慶,東方花苑飯店去年就實施分餐制,如今生意興隆,引得同行紛紛效仿﹔在西安建國路,一家大型火鍋店推出了火鍋外賣,附送油碗、調料。您只需打個電話,火鍋就送到家,每天外賣達七八十套。

報導舉例,在民航客流量大幅下降的情況下,上海航空公司重點加強公務機市場的開拓,一下子成了冷寂的民航業中的一支獨秀。公務機包機業務量在SARS時期急劇上升,幾乎天天有業務,特別是國內客戶業務量大約比去年同期翻了一倍,一些熱點航線更是一票難求。

四月下旬以來,上海深圳股市的醫藥股、保健品股持續走強走紅。因防治SARS需要,中國大陸醫藥、衛生、保健品市場一時供不應求。不少企業及時調整生產,從中獲利不少,也符合適者生存原則。

報導說,觀念轉變,商機無限。歷史上,任何一次突發事件的背後都孕育著巨大的商機。SARS疫情發生後,保險公司掌握商機。在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內,中國大陸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就批准二十一家保險公司推出四十一項針對SARS的新產品和服務。報導強調,非常時期市場會有非常需求,企業相應也就要有非常經營。即使是看起來與危機無關或受危機沖擊較小的行業,同樣蘊藏著巨大的商機。抓住了危機中的商機,不僅可以把當前的損失減少到最低程度,甚至還可能開拓出新的市場領域,殺出一條血路。

相關新聞
四年虧損逾16億 起步股份賣房償債
【新聞大破解】G7升級批中共 和平峰會各國選邊
【十字路口】自曝美慫恿攻台 北京龜縮還是設局
【菁英論壇】故宮頻顯凶兆 中共絕嗣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