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商業周刊:人民幣升值在所難免

標籤:

【大紀元7月27日訊】(中央社記者吳顯申新加坡二十六日專電)美國「商業周刊」在最新一期的評論文章說,由於市場壓力,在人民幣升值一事上,「很快就會迫使中國別無選擇」。

「商業周刊」說,這不是政治問題,只要看看股票掮客、基金經理人、大企業主管和外匯交易員每天把錢設法弄進中國,等待人民幣升值然後大撈一票的情況,就可知道「每個人都在打賭」人民幣的匯率將會調整。

這篇文章說,一九八九年和二千零一年間,中國人透過非法管道弄到境外(包括香港)的錢,根據中國政府公布的財政收支「錯誤與省略」欄,就達一千三百六十億美元,現在錢財外流的現象最近完全逆轉。二千零二年,這一欄竟然變成七十八億美元現金盈餘。交易員普遍相信,這是人們預期人民幣價位即將調整的跡象。

文章表示,這些湧進中國的熱錢扭曲了中國的經濟,中國政府可能被迫採取行動。人民銀行(央行)盡量推出公債,吸收湧進的熱錢,希望藉此降低熱錢大量湧進的壓力,可是這種「結紮」式的手法無法不斷使用,因為熱錢繼續湧進,公債的發行可能失控,利息負擔會拖垮政府財政。

因此,生意人和貨幣交易員都認為北京別無選擇,只有「調整幣值、讓人民幣昂貴些」一途。

交易商說,北京可以不理會美國聯邦儲備局主席葛林斯潘,可是市場緩慢但穩定構成的壓力,可是另一回事。

近來美國、日本等國家紛紛要求人民幣升值,中國商務部長呂福源本月二十五日說,保持經濟發展是當前中國首要的目標,人民幣匯率將繼續保持穩定,但這並不意味今後不會調整和改變。

金融界人士指出,目前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為八點二八人民幣兌一美元。一般認為這低估了大約三成。西方國家決策者認為以人為力量壓低人民幣,使得中國在過去一年內就累積了一百億美元經常收支帳的盈餘,這是「高危險」的鉅額盈餘,破壞了中國在國際貿易上的競爭能力。(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SARS對廣東上半年財政收支影響顯現
北京人購買力存在嚴重失衡 貧富懸殊近十倍
四川大熊貓遭獵殺只為熊掌賣千元
韓日在亞歐經長會議對人民幣價位表關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