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雅:不僅僅是北戴河

陳小雅

人氣 3
標籤:

【大紀元7月29日訊】最近,有消息稱,据河北省一位官員說: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新一代中共領導人決定取消夏季到北戴河避暑胜地辦公的慣例。這是一個好消息。

作為一個原國家机關工作人員和報紙記者,筆者在80年代曾因公到過中國29個省(市、自治區)中的25個。所到之處的第一站,受到的都是党政机關接待,所以,知道各地的這類机關都占据著當地風水最好的地區。作為那個城市一般的老百姓,沒有特殊的机緣,是無法共享這公共的風景資源的。以后是官商崛起,他們在各級党政机關“圈地”之外,對剩余的資源又進行了進一步的侵蝕。如果說,各地党政机构的“地盤”在很大程度上是“繼承”了蔣政權、逃离的資本家和外國殖民者的財產,那么,后者的出現,則是地地道道的“社會主義”產物了。

大概是由于歷來如此,我們生活在這個國度內的老百姓從來沒有問過,這是一种合理的現象嗎?直到前年自費前往夏威夷旅游,才知道并非世界都是如此。在那個著名的、世界上最大的人造海灘——維基基,筆者曾面對環伺太平洋最优美風景的酒店高樓“興嘆”:大概自己是無緣近睹那里的海灘了。但是行至其中,才發現那里的道路,并未懸挂“XX重地,閑人免進”的止步牌,而是處處為旅游者和普通老百姓留下了行走的道路,任何人都可以在那個黃金般珍貴的海灘“晨睡”,這才使我深刻地感到,什么是人民的國家?納稅人在這個國家享有真正的地位。 近讀徐水良先生的文章,得知美國人選擇賓西法尼亞和馬里蘭之間的那塊地方做“國都”,僅僅因為那里是一塊“沼澤地”。他幽默地稱,美國人把政治家視為仇讎,所以把他們送到那里“喂蚊子”。我想,那大概也是聰明的美國公民,期待能使這一國土資源得到更好的開發的一种“策划”吧!這也使我想到,胡耀邦逝世前,曾留下遺言,要把自己的骨灰埋在江西共青城的一座荒山上。其立意無非在于,如果后人愛惜我,自然會來綠化這坐荒山,而如果我不值得人們愛惜,就讓我獨自享受這荒蕪的孤獨吧!可見他是把自己最后的一點力量,也化作了對這片土地的愛 人民、公民、納稅人在一個國家的地位,不是憑借這個國家“憲法”而确認的,而是體現在實實在在的日常生活中的。

筆者在荷蘭時,我們居住的最美麗的烏斯赫斯特市,就是一個退休老人的聚居區。在那里我們曾碰到這樣一件事:我家所住的公寓樓需要加長加高,施工期間,自然給整座樓房的居民帶來很大的噪音騷擾。但是,施工之前,政府就明令告示,因此感到生活不愉快的居民,都可以享受一定時間的“房租免交”优惠。而且大家的房子都可以得到一次內外粉刷机會。這筆錢到底由誰出,筆者沒有去細究。但由此可以看出,這個政府的政策,已經“公平”到了這樣的“細節”,它使每個人都感到,作為納稅人,自己,是這個社會呵護的“主人”。

但与此相反的是,回到國內,我們几乎隨處可以看到,那些党和國家領導人院子的高牆,是怎樣為周圍居民造成嚴重的“熱島”效應的;那些位居高台的院子,在雨天是怎樣“以鄰為壑”,把附近居民的通道變成“排水渠”的。更有甚者,他們使用的配電室,面向普通居民住宅,不分晝夜地放出噪音和熱浪,給居民生活帶來極大痛苦 對此,筆者肯定,党和國家領導人本人是一點也不知道的。他們和他們的家人,生活在“万物皆備于我”的環境中。那些損人利己,殘民益己的事情,都是為他們抬轎子的人做出來的。但他們不能不對此負有第一位的責任。据聞,江澤民曾有一言,禁止報刊使用“納稅人”這個概念。他大概心里很清楚,這個概念一旦在中國人心目中形成,那筆關于“主人”和“公仆”的糊涂帳,就不可能永遠欺騙人民了! 

2003年7月23日 于北京

原載《信報》,標提為:人民的國家

──轉自《新世紀》(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港報指北京今夏不在北戴河開會
港報指江要求「不惜一切代價保董建華」
中共今年夏季不到北戴河辦公
北戴河會議北京開 胡溫意在消弱江派勢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