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嚼食檳榔有致癌危險

標籤:

【大紀元8月8日訊】(法新社巴黎七日電) 根據一項新的研究報告顯示,在印度或其他亞洲地區,長久以來被用來作為一種溫和的刺激品,或甚至也是孩童消費的許多檳榔嚼食產品,具有嚴重的致癌風險。

根據國際癌症研究協會 (IARC)的研究報告指出,許多流行嚼檳榔的國家,人們罹患口腔癌、咽癌、食道癌的機率比較高。亞洲人移民社區中,他們罹患這些疾病的比率也比當地週遭的人口高。

這個機構指出,「全球嚼食檳榔的人口有數以億計,令人擔心的是,這種習慣可能會蔓延到北美與歐洲等先前沒有這種習慣的地區」。IARC又說,英國已成為亞洲以外最大的檳榔進口國。

相當普遍的檳榔產品是用熱帶檳榔子、熟石灰、辛辣香料製成,通常也加入菸草,用檳榔專用的藤葉包裹。咀嚼這種加料的檳榔,會在齒頰間緩緩釋放出一種刺激物檳榔鹼。長期經常食用檳榔的人,牙齒通常會變紅。這項新的研究發現,他們也可能罹患組織纖維化,叫做口腔粘膜下層纖維素過多症,可能會轉化為癌症。

國際癌症研究協會先前於一九八五年所作的一項研究顯示,咀嚼混合菸草的檳榔,為致癌的原因之一,當時推斷致癌物為菸草。但最近的調查已顯示,只檳榔子也同樣有致癌危險。最近的這項研究透露出風險程度有多高。

國際癌症研究協會的研究報告指出,估計全球每年所有與口腔相關系統疾病的三十九萬病例中,發生在印度次大陸以及東南亞地區的,就有二十二萬八千例,佔百分之五十八。在印度地區,口腔癌為最普遍的癌症。

報告指出,在一九七0年代中期,台灣嚼食不加菸草的檳榔的人口直線上升,幾年之後,口腔癌病例也急劇增加。(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雷帕黴素是長生不老丹嗎?專家這麼說
胰臟癌5年生存率只有12%!這些早期徵兆需警惕
研究:小心這種口腔細菌與腸癌有關
【健康新視界】「斷食」對防治癌症也有作用 但這類人不適用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