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藝苑:酥油燈花

標籤:

【大紀元訊】酥油花是青海塔爾寺的三絕之一。亦稱「花燈金」或「擺花節」。明永樂年間(1403一1424)始創於拉薩正月傳召法會,宗喀巴為文成公主帶到大昭寺的釋迦牟尼佛像而供奉酥油花,後相沿成習。每到藏歷正月十五夜,拉薩、西寧等地的藏族便用加色酥油捏製成奇花異草、亭台樓閣、飛禽走獸、各種人物,搭起花架,沿街點燃,象徵吉祥如意。以青海塔爾寺的酥油花最為著名,每年從立冬開始,酥油花藝人便將純淨的酥油切成薄片,和上冰水,像揉麵一樣揉勻,然後再揉以各種礦石染料,色澤鮮艷,經久不褪。每年農曆正月十五燈節時將做好的造型生動、形象逼真、 工藝精巧的酥油花展出,成為塔爾寺盛會。

──轉自《世華網》(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日本作家談文化差異 一個地名讓台灣人笑翻
走訪大溪木藝博物館 探索歌后鳳飛飛故事館
加國亞省班芙公園夢蓮湖 上榜世界最美湖泊
組圖:2024台北國際龍舟錦標賽集錦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