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法治療鼻咽癌

人氣 9
標籤:

【大紀元9月5日訊】(美國之音記者唐嘉慧香港9月4日報導) 香港大學發現,使用一種名為「強度調控放射治療」的新放射治療方法醫治鼻咽癌患 者,可大大減少他們出現口腔並發症的機會。

華南地區是鼻咽癌高發區,而中國南方人患上鼻咽癌的機會比包括中國北方人在內 的世界各地的人高出100倍。單以香港為例,每年就有1000個鼻咽癌新症,同時每年 大約有350名患者死於鼻咽癌。為何中國南方人會容易患上鼻咽癌呢?香港大學醫學 院臨床腫瘤學系副教授鄺麗雲醫生表示,可能和基因及生活條件有關。 鄺麗雲說:“其中一個原因可能是基因問題,即使同是中國人,北方人的鼻咽癌發 病率也較南方人低。另外可能是生活條件的問題,例如吃鹹魚。此外可能是病毒問 題,據我們所知,一種EBU病毒是跟鼻咽癌有關的。”

鄺醫生又說,如果早發現,在發病初期就接受治療的話,鼻咽癌的治愈率是非常高 的。現時,最常用的治療鼻咽癌的方法是患者接受放射治療。不過,鄺醫生表示, 大部份曾接受傳統放射治療的鼻咽癌康復者都會出現口腔並發症:“傳統電療方法, 最明顯的副作用是或後遺症是口乾,而且是永久、不能恢復的,影響病人進食、吞 咽、說話等都有困難。”

香港大學牙醫學院口腔復康科講師鮑浩能醫生說,這些口乾的後遺症,更會引起其 他副作用,甚至會影響康復者的正常生活。鮑浩能醫生說:“因為口乾的問題,引 起一連串的口腔問題,例如蛀牙、真菌感染、牙齒敏感等。有些病人則要經常攜帶 著一瓶水,上街也要時常喝水。有些病人則睡不好,因為要經常喝水,弄至他們失 眠。” 香港大學瑪麗醫院在3年前開始使用一種名為「強度調控放射治療」的新放射治療方 法,並且在2000年6月至2002年12月期間總共跟進了70名鼻咽癌康復者,其中50位病 人是接受新的「強度調控放射治療」的,而另外20名病人則接受傳統放射治療。負 責這項研究的鄺麗雲醫生表示,結果發現,兩種放射治療的療效都非常良好,但接 受新放射治療的50名病人在康復之後出現口腔副作用的機會則明顯減少。

鄺醫生還表示,傳統的放射治療在技術上比較粗略,只是用一張X光照片作一平面設 計,照射範圍很大,基本上頭、頸也全部被照,很多正常組織會受到不必要的幅射。 而新的放射治療就在這方面作出改善,所以可以減少副作用。

明先生是教師,今年45歲。他不幸於2000年患上鼻咽癌。他是第一個接受新放射治 療的病人,到目前為止,他已經完全康復,而且沒有復發的跡象。明先生說: “我 不知舊療法是怎樣的,但聽病友們說他們的反應,例如在電療期間喉嚨會爛,連米 粒也吞不到,我則依然可以吞咽。電療後,我雖然也有口乾,但相比其他人要經常 喝水,我卻不需要,例如我教書,連上兩節課不喝水都沒有問題。”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雷帕黴素是長生不老丹嗎?專家這麼說
胰臟癌5年生存率只有12%!這些早期徵兆需警惕
研究:小心這種口腔細菌與腸癌有關
【健康新視界】「斷食」對防治癌症也有作用 但這類人不適用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