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煒鈞指揮探測器登陸火星 父母談童年趣事

人氣 17
標籤:

【大紀元1月29日訊】(大紀元記者季媛洛杉磯報導) 1月3日和1月24日﹐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發射的火星探測器「精神號」(Spirit) 和「機會號」 (Opportunity) 相繼成功降落火星。這是人類探索火星的歷史上﹐第四次和第五次成功登陸火星。NASA 噴射推進實驗室 (JPL)負責指揮「精神號」和「機會號」登陸火星的首席工程師﹐是年僅35歲的李煒鈞(Wayne Lee)。


探測器從進入火星大氣層到著陸﹐大約6分鐘的時間﹐但卻是整個火星探測項目中最危險﹑最關鍵的一環﹐是生死存亡﹑驚心動魄的6分鐘。稍有閃失﹐就會使之前的幾億英里的太空航行功虧一簣﹐整個火星探測計劃毀於一旦。此前世界各國發射了30多個火星探索器﹐大多是在登陸過程中失敗。

「機會號」登陸時﹐與「精神號」登陸時一樣﹐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國的數百位記者﹐在JPL新聞中心大廳的大型電視屏幕上﹐觀看控制中心指揮「機會號」登陸火星的過程。作為登陸項目的首席工程師﹐李煒鈞身穿印有美國國旗圖案的短袖T恤杉﹐頭戴耳機話筒﹐指揮若定。他不時盯著電腦顯示器﹐向現場的上百位科學家和工程師通報「機會號」的位置和狀態。21時左右﹐當李煒鈞宣佈登陸成功時﹐狂喜的科學家們有的歡呼雀躍﹐有的互相擁抱擊掌﹐李煒鈞則舉起一支掃把﹐在空中使勁揮舞﹐意喻Sweep(兩戰全勝之意)。


此時﹐李煒鈞的父母正在他家裡幫他照看兩個年幼的孩子。李瑞木(Raymond Lee)和林美佳(Mei-Jia Lee) 夫婦既為兒子自豪﹐也懷著一個平常心﹕「像煒鈞一樣的孩子很多﹐煒鈞只是有機會在這個位置上表現出來而已。」

* 這個爸爸真好﹗

李煒鈞1968年11月生於台灣﹐他出生前的幾個月﹐父親已經到美國留學。煒鈞1歲多的時候﹐媽媽也漂洋過海到美國深造去了。


煒鈞留在台灣﹐由外祖父和外祖母照看。家鄉有一片果園﹐小煒鈞每天在果樹下嬉戲玩耍﹐在溝溝坎坎上蹦蹦跳跳﹐果園裡的雞雞鴨鴨都是他的玩伴。

「那個時候從台灣來一趟美國可不容易﹐電話費也很貴﹐連電話都打不起。」李瑞木回憶說﹐直到煒鈞3歲多﹐由外公送來美國﹐他才第一次見到兒子。

當時李瑞木正在明尼蘇達攻讀博士學位﹐他專程到舊金山迎接祖孫二人。在舊金山﹐他開車帶煒鈞和外公兜風﹑逛風景。小煒鈞很高興﹐指著開車的父親對外公說﹕「這個爸爸真好﹗」—— 原來﹐他還不理解「爸爸」的含義﹐把「爸爸」當成了這個為他們開車的人的名字。

* 最大的遺憾是沒讓孩子保持說中文

李瑞木獲得博士學位後﹐受聘在芝加哥伊利諾理工學院任教﹐後來又到聖地牙哥州立大學當教授﹐林美佳也做了電腦軟件工程師。他們在聖地牙哥安下家。煒鈞5歲的時候﹐妹妹李純玲(Trina Lee)出生了。

忙於工作的父母﹐每天早晨把孩子們送到學校﹐ 晚上下班接孩子們回家﹐然後就是一連串的緊張﹕煮飯﹑吃飯﹑幫孩子們洗漱﹑安頓孩子們上床睡覺……﹐孩子們睡著了﹐才能坐下來幹自己的事。

歲月就在這平平淡淡﹑忙忙碌碌中流逝﹐孩子們漸漸長大﹐進了小學﹑中學﹑大學﹐……﹐他們完全溶入了英文世界﹐父母這時才意識到﹐孩子們已經錯過了學習中文的最佳時機﹐他們已經無法去親身體會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成了外黃內白的「香蕉」。


「煒鈞3歲多來美國的時候﹐能說國語和台語﹐可惜我們沒能幫他保持住﹐」母親林美佳說﹐「這是我們最大的遺憾。」

林美佳還透露了心裡的一個小秘密。作為母親﹐她一直希望兒子能娶回一個中國媳婦﹐而最終當兒子把一個白人姑娘帶到她面前時﹐她只好接受了這個現實。

好在他們與洋兒媳相處得很好﹐現在他們已經有了一個4歲的孫子和一個半歲的孫女。他們體諒兒子媳婦帶孩子的辛苦﹐經常開車到洛杉磯看望兒子一家﹐而不是要兒子到聖地牙哥看望他們。需要的時候﹐他們非常樂意提供幫助﹑當保姆﹐「這是我們的榮幸﹐」林美佳說。「精神號」和「機會號」登陸火星的時候﹐兒子和媳婦都要到JPL去工作﹐他們就在兒子家裡照看兩個孫子﹑孫女。

*全A的禮物

煒鈞的成長一帆風順。林美佳說﹐全家都是一帆風順﹐也許是沒有太大的野心﹐也沒有經過甚麼艱苦奮鬥﹐好像一切都是安排好了﹐自自然然就走到今天。

不過﹐煒鈞上七年級的時候發生過一次問題。本來學習從不用父母操心的煒鈞﹐忽然被英文老師告了狀﹐說煒鈞不交作業﹐所以給他一個不及格。父母發現那段時間煒鈞在外面交了一些不愛學習的朋友。

父母開始對孩子在外邊的交友﹑環境小心起來。李瑞木決定給煒鈞一點物質刺激﹕「下學期如果拿全A﹐爸爸就獎給你一台電腦。」拿全A對煒鈞來說並不是甚麼困難的事﹐他照樣輕輕鬆鬆﹐學期結束時﹐沒費多少力就拿回了全A。

「才拿一次全A太容易了﹐下個學期再拿一次全A才能給你買電腦。」父親反悔了。煒鈞並不在意﹐他又拿回了全A﹐而且從此把全A的成績一直保持到以第一名從高中畢業。這次父親沒有食言﹐花重金給煒鈞買了一台全新推出的IBM電腦﹐還配了一個當時非常罕見的彩色顯示器。

從此﹐小煒鈞開始在電腦的世界裡遨遊。他玩電腦無師自通﹐得心應手﹐後來還當上學校電腦俱樂部主席。有時他到成年人的電腦俱樂部去﹐和大人們探討使用電腦的技巧﹐讓那些專家們都對這個小初中生刮目相看。父親的這個全A禮物﹐為煒鈞日後在航太領域裡一展身手打下了紮實的基礎。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專訪】指揮精神號登陸火星 首席工程師李煒鈞
「機會號」登陸火星  科學家興高采烈
火星探測令科學家興奮
登陸火星 「機會」到了!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