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商銀行巨額違規資金暴光

人氣 21
標籤:

【大紀元1月31日訊】(大紀元記者夏文素綜合報導)中國審計署日前在其网站上發布的消息中透露,中國四大國有銀行之一的工商銀行及21家分行被發現有票據管理混亂、信貸資金損失嚴重等問題,對重點審計的工商銀行及中國人壽保險公司,共查出各類違規資金超過350億元人民幣,移交案件線索58件。

審計署發現工行的主要問題有:一些單位和個人通過偽造虛假資料,騙取住房和汽車等個人消費貸款,一些地方政府超越自身還貸能力,向銀行申請巨額市政設施建設貸款。票据市場管理混亂,一些企業通過開具無真實貿易背景的銀行承兌匯票,大量套取信貸資金。不法分子与銀行內部人員串通,利用關聯企業騙貸,造成信貸資金損失嚴重。

審計署未透露350億違規資金的詳情。

該部門日前還透露,去年共有3.6萬多名幹部接受經濟責任審計,當局查出違規資金高達671億元人民幣,建議給予黨政紀處分317人,移送紀檢監察和司法機關查處749人,現已受到降職撤職處分的267人。

*中央將注資400億美元

據《財經時報》的消息,工商銀行將成為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之後,下一個獲注入國家外匯儲備的國有商業銀行,預計注資額約400億美元。金額遠大于對中國銀行和中國建設銀行各挹注的225億美元。

據法新社的報導指出,工商銀行的呆帳問題比另外兩家銀行嚴重。

據明報報導,工商銀行是中國四大國有銀行中資產最大的一間,目前正進行改制。有關部門的初步共識是,於2005年完成工行的股份制改造,並於2006年上市。

根據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最新公布的不良貸款數據,工行的不良貸款率為22%,高於國有獨資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比率。其不良貸款項目包括債權類資產、股權類資產以及實物類資產。

以目前的水准計算,400億美元填補中國工商銀行的不良貸款還不到一半。

有評論認為,這種「挖西牆補東牆」的做法實際上是用國家的資產來買改革的時間。無論是從根本上改善經濟的大環境,還是改革過于集中的銀行組織結构都需要一定的時間,而通過注資和一定的改革來維持大陸官辦銀行的穩定,可以為大陸的決策者爭取一段寶貴的時間。

評論指出,如果大陸的決策者們真的以為,通過所謂股份制的改造,通過所謂海外上市,大陸的銀行危机就能夠被克服,坏帳失控的問題就不再發生,那是在自欺欺人。(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面對競爭  中國四大商銀被不良貸款壓垮
南京21名貪官公然在辦公室受賄分贓
中國工商銀行(亞洲)將併購香港華比富通行
中國再度動用外匯存底四百億美元挽救銀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