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思雲:日本的金牌成本和日本金牌大躍進的秘密

林思雲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10月18日訊】日本的體育分爲兩個部分,一個是大衆體育,另一個是競技體育,它們的經費來源各有不同。

‘?瞻擖誘j衆體育的經費來自兩個方面,第一是日本政府的文部省撥款,比如日本大部分的中小學都擁有游泳池、運動場、籃球場等,這些體育場館的修建經費是文部省作爲教育經費下撥的。日本由於國土狹小,日本學校的運動場面積也較小,屬於袖珍型的,有的還把游泳池修在屋頂上,但日本學校中的各種運動器械和設備都比較齊全。中國有些中小學有很大的運動場,但配套的運動器械和設備卻是嚴重不足。日本大衆體育的經費的另一個來源是來自社會,最重要的來源是體育彩票。日本法律規定,體育彩票的收入全部用於體育振興事業。

‘?瞻擖酸v技體育的經費主要來自一個叫做“運動振興基金會”的組織。這個組織的經費是國家撥款補貼一部分(不超過30%),其他則靠該組織自籌經費。除了一些大公司的捐贈外,這個組織最重要的經費來源是賽馬、汽車摩托車賽、汽艇賽、棒球賽、足球賽等盈利性體育比賽的票房收入。日本的盈利性體育競賽市場頗大,它的收入就是日本競技體育的重要基金支柱。

‘??2003年日本運動振興基金會對競技體育的支援和投資爲9億日元,約合人民幣6500萬元。這樣日本4年備戰奧運會的經費大約合2.6億人民幣。如果這次日本獲得4枚金牌,那麽每枚金牌的成本就大約爲6500萬元。儘管比俄國的每枚金牌成本大約爲2500萬元要昂貴一些,但還是大大低於中國每枚金牌7億人民幣的成本。

‘?竄e幾屆奧運會日本隊的金牌數大致在3到4枚,這屆奧運會還沒有結束,日本隊的金牌數已經大躍進到12枚。爲什麽日本隊會出現這樣的金牌大躍進呢?是日本大大增加了備戰奧運的投資嗎?非也。今天日本的體育評論家揭示了這個秘密。

‘?瞼普}日本12枚金牌的內容看一看,其中柔道金牌居然達到8枚。以往奧運會上日本的柔道金牌不過2、3枚,而這次躍進到8枚,占柔道金牌總數14枚的半數以上。日本柔道隊的金牌數爲什麽增加這麽多的原因,固然有運動員加強訓練等因素,但最主要的因素還是柔道比賽規則的改變。在日本體育官員的交涉下,國際柔道聯合會在去年對柔道比賽規則進行了修改,即“倒地後還能繼續打拼”,據說這樣可以提高賽事的精彩程度。

‘?瞻擖賑X道的特點是技巧型,而歐洲、中國柔道的特點是力量型,這次柔道比賽規則的修改對技巧型的日本隊有利,所以日本柔道的金牌數猛增,這次日本柔道好成績的最大功臣其實是幕後交涉改變柔道規則的日本體育官員。

‘?瞼t外這次日本隊拿到男子體操團體冠軍的原因,也很得益於體操比賽規則的修改。而這次日本游泳的好成績,和雅典游泳池的水溫較高有關。歐美的游泳池水溫普遍較低,而日本的游泳池水溫普遍較高,這次雅典游泳池的水溫較高,歐美運動員入水後,感到就像跳進熱水澡塘一樣,身體不太適應,因此習慣了熱水的日本隊比較沾光。

‘?竅菑洁A這次奧運比賽規則的很多修改,都對中國隊不利。比如大家已經知道的舉重、乒乓球、體操等,這些規則的修改都增加了中國隊奪金牌的難度。而中國的體育官員卻是一批官僚,不懂或不會在國際上搞外交交涉,不能在國際談判桌上爲中國爭奪利益。中國體育官員只是讓中國運動員在家裏死磕死練,卻不懂得去積極爭取修改奧運會比賽規則,讓中國運動員更容易得到金牌。

‘?瞻擖酷擉|官員能說服國際柔道協會改變規則,日本運動員可以參加所有級別的柔道比賽,這就爲日本在柔道上大拿金牌創造了良好的客觀條件。而中國體育官員不要說爲中國隊創造良好的客觀條件,就是在奧運會制定出明顯對中國隊不利的規則時(比如舉重和乒乓球),中國官員卻沒有能力去抗爭,只好眼睜睜地看著一些已經成爲囊中之物的金牌被別人拿走。中國官員的無能只好靠中國運動員的拼搏去彌補了。

‘?糧o次奧運會男子200米仰泳決賽中,美國選手佩索爾被裁判判定犯規取消比賽成績。但是在美方的強烈交涉後,國際游泳聯合會改判佩索爾的犯規不成立,重新授予他金牌。最絕的是在1928年阿姆斯特丹奧運會,男子跳臺跳水賽的冠軍被確定爲埃及運動員法爾德,就在埃及國旗徐徐升起,樂隊演奏埃及國歌時,突然一切停止了,埃及國旗被降下來,換上美國國旗,樂隊改奏美國國歌。原來在美方的交涉下,冠軍變成了美國運動員德賈斯丁。由此可見美國人的外交交涉能力有多強。

‘?瞻什篘擉|官員在國內趾高氣昂,但到了國外需要他們爲中國爭利益的時候,就沒有應對能力了。日本把柔道搞進了奧運會,韓國把跆拳道搞進了奧運會,可是中國的武術怎麽也進不了奧運會的門檻,我們的體育官員也該換一批有國際交涉能力的新人吧。

‘?
2004年8月21日寫於日本(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金谷讓:對中國人留學日本的探究
林思雲:中國政治體制的致命隱患
小談日本的左翼和右翼
章天亮:慈悲與懲罰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