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選:美公債後市要看國會政黨臉色

標籤:

【大紀元10月28日報導】(中央社台北28日綜合報導)國際油價頻創新高,全球資金爭相轉進美國公債市場避險,促使近三個月來美債價格大漲,投資人眉開眼笑之餘,也擔心共和黨若在這次大選中大獲全勝,再度掌控參眾兩院,美債這一波多頭行情可能就此譜下休止符。

去年擔任國際貨幣基金會(IMF)首席經濟師、目前任教於哈佛大學的羅格夫指出,參眾兩院分屬不同政黨會產生牽制效果,可以阻止政府亂花錢,這對健全國家財政具有正面意義。

布什主政四年期間,聯邦歲出增加三成,增幅是克林頓政府時期的兩倍;政府歲入卻因經濟衰退、恐怖攻擊與多次減稅而急劇萎縮,導致財政缺口不斷擴大,國會預算處預估今年財政赤字可能突破四千七百億美元。

華爾街券商認為,如果民主黨能夠終結共和黨掌控國會的優勢,未來一定會全力封殺增加支出的法案,並限制政府舉債上限,如此一來可望激勵美債走高。

喬治城大學教授韋恩預測,國會的政黨生態若出現變化,參院金融委員會主席可能落入民主黨手中,屆時參院民主黨領袖達希爾一揮黨鞭,就可以推翻共和黨提出的永久減稅方案。

去年開始,全球金融市場便不斷傳出美國公債太貴的聲音,不少基金經理人也以美國財政赤字與經常帳逆差過高為由,建議減碼美債,不料國際資金的避險需求,使得美債扶搖直上,與債券價格走勢相反的殖利率則頻創新低。被視為參考指標的十年期公債殖利率,上周跌到百分之三點九八,為半年來僅見。

國際油價居高不下是近來美債大漲的主因,問題是油價不見得會長期處於高檔,只要油價回穩,美債就必須接受基本面的檢驗。在高油價勢必拖累經濟成長的前提下,假使聯邦政府依然不改舊習,一味仰賴發行公債來籌措財源,美債自然沒有本錢走高。

美國商務部將於29日公布第三季經濟報告,分析師普遍預估,第三季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率可達百分之四點三,但第四季可能降到百分之三點三。

相關新聞
美情報機構:選前一週未見恐怖陰謀跡象
鮑「語」走味 扁︰無法容忍
美總統大選倒數 雙雄割喉戰
《日本職棒》松中信彥 川上憲伸 年度MVP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