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置LINUX的個人電腦夾帶盜版微軟視窗﹖

標籤:

【大紀元10月6日訊】(大紀元記者呂道奇編譯) 個人電腦(PC)市場的競爭愈來愈激烈,「降價」又已是廠商擴大占有率、刺激PC銷量的不二法門,在硬體成本降價已達極限下,裝置LINUX系統以節省「微軟稅」成為PC大廠降價競爭利器。

據英文大紀元Suman Srinivasan的報導﹐技術諮詢公司加特納(Gartner)認為目前更多的公司選擇在其個人計算機上預裝免費而且源程序公開的LINUX系統﹐但是這可能意味着 —尤其是在發展中國家—它們也許會以些少的代價在同一臺機子上安裝一份盜版的微軟視窗系統而成為一臺雙系統啟動電腦。

加特納公司在9月29日發佈的報告中稱在亞洲和東歐的新興市場上﹐一臺預裝LINUX的個人電腦常常會被稍加修改在重新分區的硬盤區域裝上一份盜版的微軟視窗系統。加特納公司估計大約40%的LINUX桌上型電腦可能被如此這般的改頭換面﹐而這一比例在發展中國家則可能高達80%。

加特納公司的報告還說2004年LINUX系統的桌上型電腦大概僅佔所有計算機操作系統的5%﹐在亞洲要佔10.5%。它說由於缺少對許多硬件設備的相應軟件驅動支持﹐以及從使用微軟視窗系統轉移到LINUX牽涉到的一些問題和培訓成本﹐可能延緩LINUX的發展。

加特納公司的分析人員安納特-加普(Annette Jump)指出價格是用戶轉換到LINUX的關鍵因素。作為替代昂貴的UNIX工作站﹐它很受需要進行大量計算和數據處理的科技工作者歡迎﹔另一個擁有一批忠實用戶的蘋果電腦雖然相對PC售價不菲﹐但以界面漂亮著稱﹐其新版MAC OS X也以UNIX為基礎﹐並可裝上許多LINUX的免費開源軟件﹔而佔據個人電腦主要市場的微軟視窗﹐其價格在1996年僅佔電腦售價的5~6%﹐但由於硬件成本的下降﹐它現在上昇到15%左右。加上部份用戶對微軟的市場壟斷不滿﹐它現在日益感受到了昔日不屑一顧的LINUX的壯大。

微軟最近在例如東南亞﹑印度和俄羅斯等發展中國家推出了一套低價視窗XP初用者版﹐但據新聞報導稱該初用者版缺少一些商業功能。

在加特納公司的報告發表時﹐LINUX社區紛紛對此表示異議﹐其中澳大利亞開源工業(Open Source Industry Australia, OSIA)第一個對加特納公司將LINUX與盜版微軟視窗的行為聯繫起來的報告不以為然。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太空垃圾砸到美佛州民宅 屋主向NASA提告
【名家專欄】專家對人工智能革命的憂慮
馬斯克及川普談AI:可能消滅人類 威脅世界
研究發現中子星內或存在奇特超緻密物質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