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條旗永不落:美國大選面面觀

星條旗永不落

標籤:

【大紀元11月2日訊】(一)

三場電視辯論我都看了,包括前面兩次共和和民主黨的全國黨代會。這次大選空前地引起世界關注,而這個世界確實也到了一個十字路口上。

首先是美國的國際作用。共和黨的綱領現在叫Compassionate Conservatism,它的本質是一次價值回歸。經歷了60年代騷動的美國,很多人希望重新審視那個年代以及40,50年代時期的美國精神 — 那時美國不惜重大犧牲打擊德日法西斯,解放並重建了西歐,再造日本,為抗擊共產主義蔓延,保衛了南朝鮮。他們付出大量的財產和人命代價只因這一信念,就是每個人都應享有自由。雷根曾說過 — “在我有生之年,我國的士兵們已經四次去海外作戰。從佛蘭德斯到太平洋上的島群,到處都可以發現他們的遺骸。他們沒有一次是以征服為目的,也沒有一次把某國的一寸土地當作戰利品。。那些被我們打敗的敵人總忘了這一點:雖然我們不好戰,但我們熱愛自由並做好了為之犧牲的準備。我們熱愛自由不僅因為自由于我們有用且有益,更因自由具有道義的正當性。”這就是60年代以前的美國精神。

今日的民主黨以及西方左翼的共同特徵是不懂歷史,自以為是。我接觸過一些歐洲綠黨人士,他們都認為自己比起布希來聰明絕倫,而且高尚優雅。然而他們很多至今不知道歐洲為什麼自由,他們不知道柬埔寨的大屠殺,也不看新聞,不知道波黑和伊拉克挖出的萬人坑,或者他們雖然知道,卻覺得不關他們的事。左翼們計較的只是他們自己毫無限制的自由,他們可以閒暇時分遊行或寫文章抨擊共產主義或者恐怖主義,如果讓他們為此付出勞動或者為他人的自由去戰鬥,那是萬萬不能的。這一點上歐洲左派比美國左派走得還要遠,一些人甚至認為共產主義和恐怖主義是牽制美國“霸權”的力量。

其次,新保守主義主張大幅減稅,刺激工作熱情,認為工作應被視作美德。布希的清教徒信仰更是把工作和掙錢當作傳播上帝福音的手段,人必須以勞動顯示美德才能上天堂,所以正當(!)的財產是這一美德的證明。當年雷根就是靠大幅減稅刺激美國經濟,把美國從卡特時期的蕭條中拉出來,並打贏了冷戰。克林頓執政時期卻不斷加稅收以福利來拉攏選民,他很幸運趕上了IT業的興起而持續了高增長,然而IT泡沫破裂後的不景氣就落在了繼任者頭上。布希政府進行了20年來最大幅的減稅,增加就業率,這是雷根經濟思想的延續。

被布希稱作LIBERALS的左派們期待的是不工作也不愁吃喝,高福利加全套保險。克裏就是為了這些懶漢的選票才提出加稅。這些美國懶人無視的事實是,歐洲國家正在吞食高稅收高福利的惡果,經常能看見18,9歲的女孩造一個小BB就不工作了,在家裏坐等政府補助。整個經濟不斷下滑,人人都在埋怨,卻依舊遊行叫著要提高福利。不去勞動,這錢莫非能從天上掉下來?

第三個不同點就是家庭價值。布希是堅定反對性解放和同性結婚。他說不排斥個人的選擇,但同性結婚是違背人類繁衍的法則,使得孩子們逐漸失去”家庭“的傳統觀念,並暗示這樣甚至可能引發人類自我毀滅。

克裏的麻塞諸塞州大概是全美唯一同性結婚合法的州。他和左派們則強調法律上的某些缺陷,如同性戀間不能繼承遺產,死時醫院因不是夫妻不讓送終等。至於家庭價值,克裏說他看不到家庭的價值。他把這個問題歸結為Civil Rights之一。

最後一個大分歧是聯合國,或者所謂的INTERNATIONAL LAW。已經有些右翼議員提出美國應該退出聯合國了,但布希政府對之還是保持了尊重,安南聲色俱厲地抨擊美國解放伊拉克行為是“ILLEGAL”,布希也沒進行任何回擊。美國進攻薩達姆的確是沒有經過安理會授權,可其他安理會常任們那時都在幹什麼 —

一周前,國際大媒體都報導了聯合國嚴重腐敗問題,涉及了法國,俄羅斯和中國的很多公司。出於很多原因這些公司沒有被點名。事實上在”石油換食品“計畫中,薩達姆和安南的兒子KOJO ANNAN(當時出任瑞士某石油公司顧問)進行了地下交易。這些法國,俄羅斯和中國公司向薩達姆提供了液體橡膠等軍用物資以換取石油,薩達姆則以這些物資用於重新武裝軍隊並企圖發展WMD。KOJO從這些非法交易中獲得了10%(大約數億美元)的回扣 — 這筆錢本應該交給那些饑腸轆轆的伊拉克兒童的。

這也是為什麼這三個國家竭力反對推翻薩達姆的戰爭,為這些交易免於被暴光,法國甚至表示要在安理會上行使否決權;這也是為什麼安南先生終於拍案而起,攻擊美國在伊拉克的行動“ILLEGAL”;這也是為什麼克裏抓住了這一點,說美國失去了很多傳統“盟友”,並表示他能比布希做得更好。

當然這也是為什麼,傳統的老民主黨人,參議員ZELL MILLER站到了共和黨一邊,表達他的看法:克裏希望讓巴黎來決定美國的防禦,我希望讓布希來決定!

(二)

這次大選將深刻影響世界的走向,反恐戰爭之外,還有東亞局勢。

克林頓時期開始了與朝鮮雙邊會談,很多人幼稚地認為既然朝鮮要求雙邊,而且雙邊又能把企圖漁利的中國排除在外,又何不為呢?這正是金氏政權設計的陷阱——

所有專制政權有共同的特點,就是需要仇恨和敵人,以此欺騙人民,集中權力,尤其是軍隊員警和特務系統,剪除不斷出現的異己和進行永無休止的內鬥。金氏家族維護其殘暴統治需要至少兩個招牌,一個是民族主義,抵消相對開放的中國對其影響,拉攏南韓頭腦不清的民族激進份子以遙控南方;一個是國家主義,動員軍隊抵抗美、日、俄等國家可能的“侵略”。北韓核武問題既是這兩個招牌下的產物,也威脅到周邊國家安全。六方會談是讓周邊國家坐在一起商量,尤其是需要中國切斷對北韓經濟和技術上的支援,儘管中共可以借此換取美國減輕在人權方面的譴責,但總比出現一個核武裝的獨裁政權並威脅東北亞地區安全要好得多;而朝美雙邊會談則是北韓和它根本威脅不到的美國會談——金家本來就不打算在會談中妥協,談判只是為了拖延,爭取更多的時間以研發核武。拖延和美國的談判很容易,而中國則至少表面上還是朝鮮的盟友,而且一直無償援助他們,因此讓中國加入這樣一個遏制其核計畫的談判是北韓最不希望的。克林頓看不到這一點,放棄了原先老布希開創了六方原則,接受了雙邊會談。

於是在長期的,漫無目的雙邊會談後,在中共源源不斷的援助下,北韓方面生產出了核武器。

克裏同樣看不到這一點,或者只是為了競選而反對布希:他一樣表示將放棄六方,和北韓進行雙邊會談。只是不知道金正日還想不想再和他談了。

此外是台海地區。臺灣問題的實質是大陸共產黨需要一個“進行分裂國家”的敵人,籍此證明保持共產黨一黨獨專、“黨指揮槍”的正確性。我曾經認為北京方面將不惜代價打爛臺灣這個家門口的民主政權,以確保“中國人素質低下,不准搞民主”的神話得以延續。但最近幾年國內咨訊封鎖做得相當徹底,加上不斷煽動的國家主義情緒,大陸民眾對臺灣的無知到了白癡的程度,所以反而不需要冒與美國交戰的危險去攻打還沒宣佈獨立臺灣了,畢竟北京方面的醉翁之意還是在於“穩定”問題不斷的大陸,只需要維持台海現狀,就至少能繼續在家騙老百姓;如果美國能承認“一國兩制”就更理想,因為一旦臺灣真的獨立,武力解決時美國也不會插手。

於是美國對台政策就尤其關鍵。雷根主政時期通過的“臺灣關係法”是一個刺激臺灣人民自覺和自主的法案,它向臺灣人民承諾了安全,這也是這些年臺灣平穩走向自由而不必顧慮大陸臉色的最終支柱。反觀大陸近些年的表演,譴責也好軍演也好,只能以“色厲內荏”來形容——腐敗透的軍隊和政府,只圖在位期間多貪上一票的大小官僚,民怨沸騰的城鄉農村,哪有膽量和力量和今日之美國一戰?事實反倒是大陸最怕臺灣真的宣佈獨立,因為到了那一步仗就不能不打了。

倘若美國繼續堅守雷根締造的”臺灣關係法“,則應在臺灣遭到封鎖或攻擊的時候對中共方面發起類似沙漠風暴式的打擊,那時“只需要輕輕一推,整個房子就會轟然倒塌”(可以回想M1坦克橫穿伊拉克沙漠和城市,受到從前上訪無路的民眾夾道歡迎的情景),中共就真得亡了。甚至完全可以說:美國信守臺灣關係法 + 臺灣走向獨立 = 中共滅亡 + 大陸人民自由

克裏的民主黨黨綱裏沒提臺灣關係法,甚至表示過可以接受一國兩制。我們不必知道這個人究竟是真的不知好歹,還是僅僅為了競選,但可以想像這個人如果當選,他搖擺不定的投機主義和對正義的麻木不仁,將使自由的臺灣受制於專制的大陸:要麼屈服,接受一國兩制和一個偽特首;要麼兩岸“中國人”再次陷入自相殘殺的災難

(三)

還有三天就大選了,還有三個關鍵州的激烈爭奪,陳述事實後說些結論性的話,算是我的觀點:

美國歷史上(包括越戰期間)還沒有哪次大選象今天這樣造成國內外兩極分化,甚至可說是決裂。法國德國政府已經明確宣佈無論誰當選,他們都不會向伊拉克派遣維和軍隊。前天一個共和黨參議員在電視上說:我們沒有拋棄他們,但他們已經離我們而去了,他們現在是我們的敵人。而克裏還在一廂情願地表示想恢復和這些“傳統盟友”的關係;另一方面,大約三十個國家和布希政府一起戰鬥在伊拉克,為了伊拉克,也為了一個自由的中東。那個在伊拉克最困難時期依然保持信心和微笑的臨時總理,伊亞德-阿拉維,被克裏蔑稱是“傀儡”。這個一心想成為自由世界盟主的克裏也許還不知道,在阿拉維的襯衫下是薩達姆-候塞因的刺客給他的斧傷。

選戰中沒有逗趣,詼諧和巧妙的反譏,一切都無比沉重。人們想知道,那個曾經戰勝納粹曾經站到了月球上的國家是否還能再一次“幹大事”——把自由帶到從來沒有過自由的中東。有人說它的結果將影響50年歷史。布希假如落選將,使未來的美國總統們在艱難時刻都要面對這個令人心寒的往事;本拉登和恐怖份子們將被告知:恐怖襲擊之外還可以通過媒體,使一個受傷的美國成為戰敗的美國,可以不必登陸就顛覆任何一個美國政府。

我的一個美國朋友把20世紀20年代前後出生的美國人稱作“最優秀的一代”,因為他們出生成長於大蕭條的艱難時世,又在戰火中被磨煉得堅強,他們懂得責任,榮譽,犧牲和自由的意義。今天最大的錯誤之一就是人們把“住在美國”和“是美國人”混為一談。美國遠不止一個地理概念,所以你在這裏買一套房產之外,還需要接受其價值觀和責任。否則美國”最優秀的一代“很可能也是最後的一代,美國將淪為歐洲那些平庸自私的國家,而不再是“光輝閃耀的山顛之城”。

God Bless America!

--轉載自《新世紀》網站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韋拓:從下滑到坍塌 國足告別世界盃之路
林一山:被歷史選中的上一代香港人
林一山:港人何以為信念從沒退後?
【名家專欄】你的口罩為什麼是中國製造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