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討論中國軍事現代化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2月11日訊】(美國之音記者寶申報導) 美中經濟和安全審查委員會上星期五就中國軍事現代化對美中關係及台海局勢的影響舉行聽證會。作證的專家指出,中國人民解放軍近年來在武器裝備、戰略指導思想以及組織結構等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美國應當阻止更多先進軍事技術流入中國。

*軍事裝備現代化極大加強*

安全政策中心的研究員裡查德﹒費希爾著重從武器方面討論中國軍事現代化的努力。他說,過去十五到二十年裡,外國軍事技術、特別是俄羅斯的軍事裝備大量流入中國,極大地增強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在二十一世紀的作戰能力,對美國在亞洲的遏制能力構成挑戰。他向委員會介紹了他的四項研究結論。

費希爾說:“第一,中國人民解放軍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外國軍事技術和武器購買者。第二,這些直接購買的累積導致了新的作戰能力產生。第三,新的作戰能力對美國在亞洲的存在不斷構成具體挑戰,並使台灣政府擔心,兩岸的軍事力量對比將在2005年以後發生變化。第四,美國必須盡一切努力,遏制更多的外國軍事技術進入中國。”

*應維持對華軍事禁運*

費希爾建議,美國應當繼續實行1989年天安門事件後對中國實行的軍事禁運,同時也應該向歐洲盟國說明取消軍事禁運的危險。

國務院副助理國務卿薛瑞福在美中經濟和安全審查委員會同一天舉行的另外一場聽證會上也談到了歐盟國家有可能解除對中國軍事技術禁運的問題。他說:“我們反對歐盟解除對武器銷售的禁令。我們這樣做有三個原因:第一,當初實行武器禁運主要是出於對人權狀況的考慮。我們並不認為中國的人權狀況有了足夠的改善,能夠促使我們解除禁運。第二,我們對中國有關出口控制、保護敏感技術、以及不把歐盟的先進技術轉給其他國家的能力存在疑慮。第三,我們對維護台海兩岸的軍力平衡負有承諾和興趣。”

*戰略指導組織結構逐步現代化*

美國CNA公司的馮德威在作證時表示,除了武器更新之外,中國人民解放軍近年來在戰略指導思想以及組織結構現代化方面做出的努力也相當引人注目。馮德威說:“如果你可以用三個詞來形容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現代化,這三個詞便是:武器、指導思想和組織結構,這是中國軍隊現代化的三大支柱。”

馮德威說,人們對中國的武器現代化非常重視,但是中國人民解放軍也在注重如何把購買來的武器轉變成戰場上的能力,為此,人民解放軍在軍事思想以及組織結構方面也進行了相應的轉變。

在組織結構方面,中國軍隊對人事管理制度進行了改革,加強了招募高技術人才的努力,也強化了對軍官的戰略和技術培訓。在指導思想方面,人民解放軍在九十年代末放棄了一整套老舊的、以單一兵種為主、靜態的作戰方針,而開始實行以聯合兵種為主、機動的作戰方針,注重後勤支援和持續性。

馮德威說,在過去幾年中,中國人民解放軍已經顯示出正處在不斷學習和進步的階段,知道自身存在哪些問題,並不斷做出調整。當然,中國的軍事現代化需要很多年的時間,但是,低估了中國軍隊現代化的能力也是錯誤的。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沙龍稱要拆除加沙地帶定居點
日自衛隊參與伊拉克人道救援
鮑威爾堅持對伊戰爭正確
美稱陳水扁所提和平協議 緩和緊張符各方利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