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不動問題多

標籤:

【大紀元2月16日報導】(據中廣新聞報導)常言道要活就要動,經常活動活動筋骨很重要,而在運動當中,又以健走的方式,因為對身體的傷害最小,也最被醫學界推崇,不過最近心臟內科醫師也發現,有些人只要走一小段路就會感到小腿肚疼痛,必須要休息一下才能繼續行走。

台中澄清醫院心臟內科醫師林至展指出,這種走路走一定距離小腿肚就會疼痛必須稍微休息一下,才能繼續走路,跟大量運動後引發的酸痛不一樣,主要是因為下肢動脈已經逐漸阻塞所致,一般大多會被誤解以為是運動酸痛,因而延誤治療,而根據醫學統計也發現,如果發生小腿疼痛,沒有作治療,五年內約有百分之五十的人會出現心肌梗塞或是腦中風,並且有百分之三十的人,因為急救不及死亡。

林至展醫師強調,像這種下肢動脈阻塞的問題,如果能夠在發現問題之後,就進行檢查確定,可以提早發現提早治療,尤其是糖尿病或是長期抽煙的人都是高危險群,必須要相當注意。

另外也是屬於下肢問題的就是下肢深部靜脈血栓也就是一般常說的經濟艙症候群,或是網咖症候群,都是因為長期久臥就是久坐不動,引發靜脈血栓,造成下肢腫脹壞死,如果延誤治療致死率高達八成。

衛生署台中醫院胸腔心臟血管外科主任黃慶琮指出,久病臥床的老年人或是下半身癱瘓患者,因為下肢無法動彈,是發生下肢深部靜脈血栓的高危險群,一般都是先出現下肢腫脹,而後發紫、發黑多處水泡,這時下肢已經逐漸壞死,必須在四十八小時內,採行筋膜切開、血栓切除或是靜脈繞道,才能即時挽救生命,降低死亡率。

醫師強調,這兩種下肢血管的問題,幾乎都是跟缺乏運動有關,其中因為下肢動脈血管阻塞所引發的小腿疼痛症狀,患者更可能因為小腿會痛而更加不想動,讓血管阻塞逐漸惡化,加速心血管疾病發作的機會。

另外對於下肢深部靜脈血栓問題,患者經過治療後,如果沒有注意持續運動,還是有兩成的人會有復發的問題,因此多活動、活動兩隻腳,找時間多走走,應該是保持身體健康的最佳良方。

相關新聞
多攝取維他命D 可減少罹患風濕性關節炎
肺動脈栓塞潛藏致命危險宜多加注意
遇恩人 重病愈──我們一家人的神奇經歷
冬日應防“靴子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