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電評論:武裝紅色中國?

標籤:

【大紀元2月7日訊】(大紀元記者秦安妮編譯)上周,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訪問法國時,法國總統雅克.希拉克(Jacques Chirac)希望這個共產主義國家借此机會要求歐盟解除向中國出售武器的禁令。

華盛頓時報2004年2月3日報道﹐在巴黎會晤時,法國外交部長多米尼克.德維爾潘(Dominique de Villepin)說,“隨著歐盟与中國的關系不斷改善,我們的感覺是這項禁令已經過時。”他補充說,鑒于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北京是個“強勢和負責任的合作伙伴。”法國外交部忽視了,當年頒布這項禁令的原因与北京和歐洲的關系沒有任何瓜葛,它只是歐盟對1989年天安門事件的回應。如果這樣的理由產生了這樣的禁令,現在歐盟解除它就決非明智之舉,因為當前中國的政治与人權狀況并沒有改善而是在不斷惡化。

布什政府一直在勸阻歐洲國家向中國出售武器。除了人權狀況乏善可陳外,還有台灣問題。因為這項禁令對維護台灣安全很重要,一旦歐洲向中國出售武器,台灣就面臨危險。目前台灣是憑借海峽防御中國人民解放軍的進攻,比解放軍領先的技術起著關鍵的制衡作用。如果歐洲給北京出售武器,特別是中法正在洽談的幻影噴气式飛机(Mirage jet )和其他先進的航空電子設備,會使台灣失去這重技術上的保障。

時報報道說,胡先生訪法期間,雅克.希拉克(Monsieur Chirac)批評台北給中國大陸施加壓力,反觀事實,卻是北京把450發導彈指向台北。然而,從戰略角度講,中國的軍事擴張在國際舞台上是對美國的抗衡,這是法國支持的。胡(Hu)和希拉克(Chirac)都聲稱兩國是“戰略伙伴”關系,法國外交部稱兩國首腦就需要“多元世界”“交換了意見”(convergence of visions),兩國都不會接受“美國一元化”(a uni-polar American worldview)的世界概念。為了更有挑戰性,北京的軍事預算一直以年均17%的速度在增長。

時報報道最後說,由于法國和德國的強烈堅持(behest),歐盟在重新考慮對中國的武器禁令。荷蘭支持解除禁令,其它國家只是照辦而已。許多上述國家的政府反對美國把薩達姆.侯賽因(Saddam Hussein)從伊拉克驅逐出境,現在有一种格局呈明朗態勢,美國原歐洲盟友對是凡美國感興趣的,美國安全和世界人權狀況,如果不是破坏,就是反對,向中國出售武器就是另一個例子。(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倫斯斐仍堅信伊拉克有大規模毀滅性武器
漢城宣布北韓若放棄核武將受獎勵
追查違禁武器無獲 布什仍不悔對伊開戰
美中情局長承認可能高估伊拉克發展核武進展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