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智囊評論:北京要向香港學習什麼

【大紀元3月10日訊】(大紀元記者劉惠娟、鍾原編譯報道)華盛頓卡圖研究所(Cato Institute)的中國專家詹姆士-多恩(James A. Dorn)去年九月发表了題爲“北京要向香港學習什麼”的文章。

文章說,早在英國啟蒙運動之前, 中國偉大的哲學家老子就教導那時的君主“我無為而民自化”。一位年輕的中國自由主義者前不久在評論不干涉或者無爲的原則時這樣寫道: “如果我們的政府理解不干涉的重要性,那麼它對於中國經濟和這個世界都是好消息。”

1989年中共在天安門對無辜天真的學生開槍是嚴重的開倒車。但是,今天由於經濟自由化,中國遠比改革前毛澤東時代的鐵腕統治要自由得多了。比如,房子迅速私有化,長期的土地出租被建立,非國有經濟超出工業產值百分之七十多,國民人均收入增加四倍,資本家能夠入黨,憲法認同私有經濟的重要性,互聯網迅速發展,中國成爲WTO的成員,等等。

作者認爲,這些正面的發展產生了新的中產階級,喚醒了公民社會(civil society)。 但是,他們還不足以結束一黨專政,最重要的是仍然沒有法律規則來保護私有財產權利。

中國的領導者致力於穩固發展經濟,北京大學著名的經濟學家林義夫(音譯)已經注意到,”制定透明的司法系統來保護私有財產是中國經濟持續增長必不可少的”。但這是個兩難的問題,因爲越是保護私有財產,政黨的權力就越被削弱。

作者分析,共產黨並不是鐵板一塊,就像其它任何政治團體一樣,共產黨内部有各種派系。改革派的挑戰是要靈活策略地推動自由化,重點是創造市場經濟,經濟自由化一般就會產生政治改革的呼聲和要求,這也是台灣和韓國的經驗。

此外, 香港民衆大規模集會反對反顛覆法,表明香港正在抵制中央政權的干涉和影響,這股追求政治自由的風氣也許會蔓延到中國大陸。如華爾街雜誌說: “北京從香港那裏學到了經濟自由的後果是政治改革。”

雖然中國市場自由的步伐緩慢,但一直很穩定。當更多人接觸西方文化和商業以後,思維觀念就會發生變化,私有經濟會獲得更多支持,隨之就會有政治改革、減少國家干涉。在中國商業週刊(China Business Weekly)最近的一篇文章中,賈和朋(音譯)引用經濟學家Friedrich Hayek的話寫道: “政府的深層介入會破壞市場的自然秩序。”

文章認爲,香港已經教會我們經濟自由是和平、繁榮的催化劑。我們必須繼續提倡,但必須記住經濟改革是不夠的。最終,中國必須著手政治改革。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廬⼭多地再現瀑布雲景觀 磅礴壯闊
長春市47名法輪功學員近一個月內被綁架
iPhone 15中國價格大跳水 史上最低
廣西樓房瞬間坍塌 兩名桂林大學實習生身亡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