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磨擦熱點分析

標籤:

【大紀元3月26日訊】(大紀元記者程新編譯報導) 近期,中美貿易磨擦一再升溫幾近白熱化。美聯社-哈迪克斯(Dar Haddix) 發表文章分析認為﹐熱點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半導體稅問題

根據世界貿易組織(WTO)規定,世貿成員國不得對進口產品征收比國內同類產品高的稅收。半導體工業聯合會(SIA)說中國違反規定,將半導體稅收增加了17%,但是卻給中國出產的芯片3%的回扣,等於變相增加了進口產品的稅額。

美國商業部長唐納德-伊文斯(Donald Evans)及貿易代表羅伯特-左力克 (Robert Zoellick)曾就此事與中方會談,但未達成共識。

上週四(3月18日),布什政府向世貿組織上訴,指責中國對進口半導體元件征收不平等稅收,對中國貿易政策的失望與焦慮日益增加。

據諷刺意味的是,SIA曾經為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及爭取美國國會同意與中國保持永久正常貿易而極盡全力。

*中國產品的廉價是建立在犧牲工人合法權益基礎上的

美國工商聯合會(AFL-CIO)上週二向美國貿易代表提起投訴,稱中國為取得低成本及廉價勞動力而犧牲工人權益。在中國工人不得加入工會,不能保障安全的工作條件,也沒有最低工資限度並有強制勞動的體系。工人的工資比應得的要低46% 至86%,使中國產品的價格降低了11%至44%。如果中國不違反工人權益,中國產品的價格將增加12% 至77%。AFL-CIO因此要求美國政府對中國進口產品施以關稅。

*無線加密法案

中國去年12月1日頒佈的無線加密法案是另一磨擦來源。新法案禁止使用不帶有WAPI算法的電子器材。WAPI是由中國發展並獨家擁有的有線保真及隱私內結構加密算法。中國法律要求芯片製造商與中國公司合作以取得此技術。有些公司擔心挨宰,怕這是個圈套以令其交出技術或支付高額WAPI費用。此外﹐有分析家認為﹐中國的做法是為未來無線網絡在中國普及後能更容易施行網絡控制而埋下伏筆﹐因為自家的標準和源程序要動起手腳總比受制于人要來得容易。

*知識產權問題

中國長期以來容忍明目張膽的電影、電視、軟件及其它智力產品的盜版。據商業軟件聯合會所作的2003年全球軟件盜版研究稱中國2002年軟件的盜版率為92%。

中美如何積極處理這些貿易磨擦以免矛盾升級﹐令人拭目以待。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德州國會議員CHRIS BELL談中美關係
新加坡和巴拿馬將展開自由貿易協定談判
中篇紀實小說:清月祥雲(六)
007最佳代言人史恩康納萊將來台 影迷樂透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