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茶」水間

人氣 7
標籤:

【大紀元3月29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洪美秀╱竹縣報導﹞私立明新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系老師范增平,首開全台風氣之先的開設「茶藝學」課程,專研茶文化卅幾年的范增平也首創「三段十八式」的喝茶步驟,教學生如何泡茶。他說,喝茶僅是茶的硬體文化,茶的軟體屬於文化層次,他希望推廣茶文化,讓茶融入家庭生活中。

  研究茶文化卅幾年的范增平被人喻為「茶癡」或「茶怪」,主要是因他對茶的執著及熱誠。留著大鬍子、濃眉大眼的范增平,也在十幾年前開創他獨一無二的「三段十八式」泡茶法,將泡茶的過程及精髓分成迎賓、泡製及飲用等三大段,每一段又有六式,總共十八式;名稱分別如下:

  第一式絲竹和鳴,即準備茶具。第二式恭迎嘉賓,即打開煮水器。第三式臨泉松風,即水煮滾。第四式孟臣溫暖,即溫壺。第五式精品鑑賞,即賞茶。第六式佳茗入宮,將茶放入茶壺內。

  第七式潤澤香名,即浸潤泡。第八式荷塘飄香,即茶香四溢。第九式旋律高雅,即第一泡茶沖水。第十式沐淋瓶杯,即溫潤泡茶水,將其倒入聞香杯中。第十一式茶熟香溫,即斟茶。第十二式茶海慈航,分茶入杯。

  第十三式熱湯過橋,將聞香杯的茶倒入品茗杯。第十四式杯裡觀色,觀賞茶的顏色變化。第十五式幽谷芬芳,即聞香。第十六式觀味品趣,即品茶。第十七式品味再三,一杯茶以三口喝完。第十八式和敬清寂,靜坐回味、品趣無窮。

  范增平除了教學生泡茶外,他最在意的還是傳承茶的文化精神,他說,喝茶除能聯絡友情外,最重要的是茶藝精神,他曾經為了頓悟茶藝,花很長一段時間專注在茶藝上,他發現喝茶跟禪學很像,但禪是宗教的,而茶卻是文化的。

  擔任中華茶文化學會的創會理事長,范增平也經常利用各種機會,將台灣的茶文化推廣到國際上,甚至到中國專講茶藝課程,只要有國際型的茶藝研討課程,他都會參加並積極推廣茶藝。

  范增平說,日本人重視茶道及花道,台灣人在近代史中也發展出自己的茶文化,並呈現多元面貌,像是茶室、客家採茶歌曲,甚至是速食的泡茶文化等。

  此外,范增平說,台灣人喝茶跟以往中國人喝茶不太一樣,台灣人喝茶講求人情味,延伸出來的文化像是客家的採茶歌等,另外台灣淡水過去茶室普及,也帶來色情產業等次文化,但他最希望的是把茶帶到家庭中,如果家庭主婦喜歡泡茶,讓孩子也喝茶,他相信台灣的茶文化就能深耕。

  每週到學校上茶藝學課的學生都很喜歡范增平的課,原因除了聚在一起泡茶及研究茶葉與茶文化之外,也讓他們逐漸不喜歡喝汽水及可樂,學生們說,范增平老師所談的茶藝精髓是文化層次,讓他們講話也不再那麼急躁,這些都是喝茶而帶來的變化。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義大利醫界尋找長壽密訣活到一百歲不是夢
比斯坎名人賽費德瑞是阿格西三連霸最大威脅
白宮對克拉克發動反擊
法國警方拘留三名炸彈案可疑人士進行偵詢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