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吐蕃王朝與唐朝

人氣 21
標籤:

公元七世紀初,中國歷史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唐朝(618-907年 )建立起強大的統一政權,結束了中原地區三百多年的混亂分裂局面。與此同時,藏族的松讚干布兼併十餘個部落和部族,在西藏高原實現統一, 正式建立了吐蕃王朝,定都邏娑(今拉薩)。

松讚干布在位期間,銳意修好唐廷,吸取唐朝的先進生產技術和文化成果。他曾兩次派遣大臣赴唐廷求婚,於公元641年迎娶了唐太宗的宗女文成公主。松讚干布還從唐朝引入造酒、碾磨、紙墨等生產技術,遣貴族子弟到長安(今西安)學習詩書,聘漢族文人入蕃代典表疏,與唐朝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保持了極為友好的關係。

唐高宗封松讚干布為「附馬都尉」、「西海郡王」,後又晉封為「賓王」。 松讚干布奠定了吐蕃與唐朝二百餘年頻繁往來的「甥舅親誼」。
  
公元710年,唐金城公主攜帶繡花錦緞數萬匹,工技書箱多種和一應使用器物入蕃,嫁蕃王赤德祖讚。金城公主入蕃後曾資助於田(今新疆境內)等地佛教僧人入蕃建寺譯經,並向唐朝求得《毛詩》、《禮記》、《左傳》、《文選》等典籍。

公元821年,吐蕃王赤熱巴巾三次派員到長安請求會盟。唐穆宗命宰相等官員與吐蕃會盟官員在長安西郊舉行了隆重的會盟儀式。次年,唐朝派劉元鼎等人到吐蕃尋盟,與吐蕃結盟於拉薩東郊。此次會盟時在唐長慶元年(822年)和二年(823年),史稱「長慶會盟」。會盟雙方重申了歷史上「和同為一家」的甥舅親誼,商議今後「社稷如一」。記載這次會盟內容的石刻「唐蕃會盟碑」共有三塊,其中一塊立於拉薩大昭寺前。

(資料來源:世華網)(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露天座談會		歷史見證人將談真相
“4.25”真相被隱瞞 中共高層分歧突顯
台中縣客家桐花祭活動在東勢鎮展開
從情緒煽動到對持異見者的迫害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