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新聞小百科:退伍軍人症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4月2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燕雪台北二十七日電)你搭捷運嗎?日前有市議員指出,捷運公司從去年八月起即未確實檢驗冷卻水塔中的「退伍軍人菌」,讓乘客暴露在致死率高達 20%的「退伍軍人症」威脅之下。捷運公司則澄清,三家檢驗單位分別前往抽樣,三份檢驗報告均呈現陰性反應,水塔內並無退伍軍人菌存在,絕對禁得起考驗。

台灣早期對此病認識不夠,常被當做一般肺炎誤診,民國78年首先自美日引進嗜肺退伍軍人菌之檢驗技術,82年曾發生醫院工作人員感染,導致腎衰竭而需長期洗腎;84年更有因本症死亡之病例,使本病更受台灣醫界的重視。

「退伍軍人症」1976年首次在美國費城召開退伍軍人協會會議,發生一次大規模的肺炎流行時被發現。根據美國流行病學研究:「退伍軍人症」每年發病率約為每百萬人口中有十二人,一般人都可能受到感染,但少見於二十歲以下的人;如果感染此細菌,約有5%感染者會發病,感染後致死率高達20%。

退伍軍人菌普遍存在於有水的環境中,包括河川、池塘、水塔等;它在各種不同條件的環境中均可存活,並對於氯有相當程度的耐受性,在一般以氯處理過的自來水系統中仍然可以存活。

退伍軍人菌之傳播方式有:一、噴霧(aerosol)的空氣傳染,人與人之間並不會互相傳染。二、吸入受污染之水而傳播(如冷卻水塔、蒸發之冷凝器、除溼機、噴水池、蓮蓬頭、自來水水龍頭、超級市場之噴濕器以及牙醫師使用之磨牙機。從1970年代末期,冷卻水塔及冷凝設備已被確認是引起退伍軍人症的重要來源。

感染退伍軍人菌後可以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臨床表徵:一種是「龐帝亞克熱」:呈現急性、自限性像感冒一般的症狀,病人不會出現肺炎,其潛伏期大約是24至48小時,受感染後可有超過90%之發病率。主要症狀包括:倦怠感、肌肉酸痛、發燒、畏寒、頭痛、咳嗽、頭昏、噁心等;只需要症狀療法,不需要特別治療,通常在一週內可以痊癒。

另一種是退伍軍人症:呈現肺炎及肺外的侵犯,潛伏期二至十天,症狀為厭食、身體不適、肌肉痛及頭痛等,通常在一天之內會快速發燒且伴隨畏寒,出現乾咳、腹痛及下痢等症狀。體溫高達39~40.5℃,嚴重者會出現呼吸衰竭、意識障礙及多重器官衰竭。根據研究顯示:年齡越大、病情越嚴重(大多數病患均大於五十歲)。吸菸者、糖尿病、慢性肺部疾病、腎臟病或是惡性腫瘤患者,及免疫機能受損,尤其是接受類固醇治療或器官移植的人更容易罹患,男女比例約為 2.5比1。

退伍軍人症是一種治療簡單,卻容易被忽視的疾病。首選藥物是紅黴素,療程至少十四天,為避免復發,最好延長至廿一天。退伍軍人菌既已被美國醫界認定為引起肺炎之第三重要病原菌,為免國內發生流行感染,公共場所之定期檢查實有其必要性。

相關新聞
SpaceX發射新衛星追蹤太陽風暴 開啟新篇章
全球芯片封裝龍頭日月光:將擴大美日墨產能
這些人為何長壽?專家:他們有九大力量
太空垃圾砸到美佛州民宅 屋主向NASA提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