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科優勢 中國難複製

學者不看好高成長率的中國經濟

標籤:

【大紀元4月28日訊】(大紀元時報記者王敬雅╱新竹報導)台灣大學經濟系教授張清溪近年致力研究中國經濟,他曾與兩岸三地學者多次討論,並多次受邀至美國演講。四月廿五日在新竹科學園區「台灣整體的經濟趨勢與中國大陸經濟真相」座談會中,他分析了中國大陸潛在的投資危機,對投資人示警以減少損失。

張清溪認為中國近年發表的高經濟成長數值造假居多,以一九九七年至二○○○年的中國國民所得累計成長為32.8%,但中國官方公布的能源消耗數值反而減少至12.8%,依據常理,能源消耗數值均比國民所得數值還快,顯見這兩個官方公佈的數值其中有一造假。

此外,張清溪表示,中國四大國有銀行掏空情況嚴重,從共產制度走過來的人民普遍沒有還錢概念,不符合貸款資格的貸款人也會在官商勾結下取得不當貸款,使得國有銀行每年呆帳將近五成;部分廠商反應,百萬存款被國有銀行公然吃掉,打官司也沒有用。

新竹科學園區管理局局長李界木在日前接受採訪時也表示,園區最大優勢是制度,「中國一直以竹科模式進行複製,硬體部分不困難,困難的是軟體的複製。」他指出一個科技聚落需要花時間形成,軟體還包括人才與技術;他不認同中國工業區的部分招攬廠商的作法,因為政策的不連貫造成許多廠商重大損失。

對於中國的經濟發展前景,張清溪認為中國經濟根基已腐化到某程度,即使官方資訊管控再嚴,一樣不能避免經濟崩潰。他說,中國經濟能夠支撐到今天,是因為它有全世界最高的儲蓄率,雖然外資持續湧進,但資金只能被封閉的金融體系鎖在中國。一旦中國加入WTO,開放外國銀行設立,大陸人民將轉行儲蓄,銀根不保,中國經濟就會因此而走向崩潰。

跨國企業「錢」進中國,除了中國是「世界工廠」之外,就是看準廣大的人口市場,但張清溪認為,中國的民間仍以窮人居多,十三億人口中約有八億貧農、一億打工工人,他國廠商的計畫只能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

張清溪最後指出,台灣經濟要好轉,要依靠民間而非政府,政府只需提供國防、司法、教育與公共建設等良好的投資環境即可。而政府最應做的事情,是將投資中國的危險性告訴國人,而不是表面上的戒急用忍。

李界木也提到,近來許多廠商有回台投資意願,他認為大環境如何配合是台灣政府需好好思考的要務。──轉自台灣大紀元時報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竹科大停電損失慘重 廠商恐難求償
竹科無預警停電 廠商損失逾15億
台電追查禍首 聯電喊冤
瑞士UNAXIS集團新台幣十億投資短期可定案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