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了莫犯「心理感冒」

 呂欣

標籤:

【大紀元4月29日訊】趙老伯終於退休了。他平素性格內向,很少交際。已習慣了上下班的生活。 退休以後,趙老伯仍然延續以往的生活習慣,不與外人交往,也不看電視。漸漸地,他感到雙腿無力,自認為患了重病,從此疑慮重重,萎靡不振。儘管經醫生一再檢查,沒有發現問題,但他仍堅持要求住院治療。住院期間,為了證明自己患有重病,趙老伯堅持一年不回家,甚至不下樓。如果醫生跟他說,「你還那樣,沒有甚麼變化」,趙老伯就認為是充分理解他,若是動員他下床活動活動或回家看看,趙老伯馬上就會出現站立不穩或一站起來就跌倒的情況,讓醫生哭笑不得。

  在醫院,趙老伯認為自己「重病在身」,要別人給他餵飯、穿衣、扶上床。由於飲食不當,活動過少, 趙老伯原有的糖尿病加重。於是,他更不願活動了,甚至飯不張口,食不吞嚥。在近一年的時間裏趙老伯儘管神志清楚,但四肢不動,靠鼻飼飲食,要別人定時為他翻身,從氣管切口吸痰。有人來看他,趙老伯就點頭示意,但拒絕坐起來,甚至睡的搖床也不願讓人搖高。趙老伯就這樣在別人的全力叮護下生活著。

  老年人退休後,需要面對很多新的情況。有些情況往往會令人不快,或者是突發的,老人感到受了刺激,心理學上把這種情況叫做「應激」。應激是一種自然的現象,就好像一下子嗅到冷空氣,人就會不由自主地打噴嚏一樣,易犯「心理感冒」。

  心理學家認為,一定量的應激對於人的正常活動是必要的,但是太強烈或持續時間過長的應激狀態, 就可能對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產生危害,好比人在寒冷的環境裡不注意保暖,就容易患上感冒。

  研究表明,軀體疾病和情緒紊亂總會在生活發生重大變化時出現。 人類的疾病不僅可以由生物、 物理、化學等因素所致,也可以由心理、社會因素引起。趙老伯的疾病,可以說大部份是由於心理因素所致。他雖然十分關心自己的身體健康,但缺乏任何活動與交往,既不參與社會活動,又無特殊愛好,最後,甚至連體位的變動、生活的自理都不願做,成了一個意識清楚的「類植物人」。這一事例告訴我們,退休後的老人,如果不能儘快適應新生活,一旦患上「心理感冒」,就會陷入危險的境地。

  由於老年人活動能力和精力都受到一定限制,面對退休後生活的變化,缺乏有效的應激手段,就會產生強烈的無助感。有時,他們對適應所做的努力越大,則越會削弱自身對疾病的抵抗力。就像趙老伯,越關心自己的身體健康,越要休息。身體狀況卻越差,最後將不利於老年人的健康。

  美國心理學家認為,人的一生都在適應,學習充當新的社會角色, 掌握新的行為模式,以適應新的生活。進入老年期以後,就逐漸進入了一個「生物一心理一社會」的轉折期。老年人由於生活功能的衰退,社會角色的改變,其心理活動也要發生相應的變化。如果能順利適應這個變化保持心理平衡。就能健康長壽。

  到了新的環境,在冷空氣裡打了一個噴嚏,不要緊,只要積極調動體內外的力量,很快,老年人就能夠在新鮮的空氣裡暢快地呼吸了。 ◇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金貝辛格賣訂婚鑽戒 救馬戲團的退休動物
NBA公牛老將皮朋考慮退了
曾穎:想領退休金的農民
日退休警官行善四十載受惠小學感恩設文庫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