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灣總統:下波民主工程重點是再造國家共同體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5月20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永昌台北二十日電)陳水扁總統今天發 表「為永續台灣奠基」就職演說時指出,在第一波的民 主化過程當中,從解除戒嚴、國會全面改選到總統直接 民選,確立主權在民的價值觀以及台灣的主體性。第二波的民主工程,重點在於公民社會的建立以及國家共同體的再造。

陳總統強調,對於華人社會以及其他的新興民主國 家而言,台灣的民主不僅是一個試煉、也是一個示範。 西方的民主政治經過千錘百鍊才有今日的水準,身為年 輕的民主國家,歷經挫折磨練的台灣經驗更顯得彌足珍 貴。台灣的經驗證明,民主不是坐享其成的烏托邦,也沒有一步到位的直達車,必須一點一滴的耕耘,才有一步一腳印的前進。

他表示,在第一波的民主化過程當中,從解除戒嚴 、國會全面改選到總統直接民選,我們確立了主權在民 的價值觀以及台灣的主體性。第二波的民主工程,重點 在於公民社會的建立以及國家共同體的再造。

 陳總統說,從社區公民意識的形成,到國家公共政 策的參與,包括公民投票的實踐,都是公民社會權利義 務的確認和提升,也促使台灣發展更成熟、理性、負責 的民主內涵。透過公民社會的建立,經由偕同參與、集 體創造的土地認同與共同記憶,才能超越族群、血緣、 語言、文化的侷限,邁向一個新的國家共同體的重建。

陳總統說,當前的台灣社會確實存在認同與族群的 嚴肅課題,我們不需要掩飾,更不能夠漠視。身為執政 者,包括阿扁個人和民主進步黨,都願意率先反省、坦 誠面對,並且尋求有效的化解。

 他指出,回想數百年前,祖先跨越黑水溝,渡海來 台尋找安身立命的所在。不論先來後到,儘管來自不同 的地方,使用不同的語言,甚至懷抱不同的理想,最後 都在這裡落地生根,彼此命運相同、休戚與共。不管是 原住民、新住民、旅居海外的僑胞、注入新血的外籍配 偶,包括在相同的太陽底下辛勤流汗的外籍勞工,都對 這一塊土地有不可抹滅的奉獻,也都是台灣新家庭不可 或缺的一部份。

陳總統認為,不同的族群或許因為歷史記憶與民族 情感而有認同的差異,但是彼此應該相互包容、用心理 解。在過去威權戒嚴的時代,曾經存在族群地位的不平 等和語言文化的壓抑,但是大家必須認知的是,除了極 少數的當權者之外,所有的族群都是相同的受害者。在 二二八事件和白色恐怖當中,受難者同時包括本省籍和 外省籍,其成因要歸咎於當權者權力的濫用,而非族群 的壓迫。

 他表示,台灣是一個多數移民的社會,不是少數殖 民統治的國家,沒有任何一個族群應該背負莫須有的歷 史包袱。在今日的台灣,不管你出生在廣東或者台東, 不管我們的母親來自越南或者台南,每一個人都擁有同 樣的地位和尊嚴。

陳總統認為,不管是認同台灣或者認同中華民國, 其實都是相同的歸屬。「族群多元、國家一體」是台灣 這一塊土地上最美好完整的圖像,沒有本土和外來之分 ,也沒有少數和多數之別,兩千三百萬台灣人民應該是 一個命運相同、榮辱與共的整數。

評論